• 104阅读
  • 0回复

让千万个“窗口”多些温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千万个“窗口”多些温馨
本报评论员
发生在济南市工商银行有关职业道德建设的故事并不复杂,却很有些发人深思的东西。
对银行的储蓄所来说,钞票以旧换新,该不该做?该做。能不能做?能做。难不难做?不难做。该做、能做、不难做的事,有的却不做。这使人不由得想起孟子的一段话:“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举手投足,能而不为,只能说明有的储蓄所服务态度实在太差,服务水平实在太低。存在类似问题的,当然不只是银行系统。诸如商店、旅社、公交、铁路、民航、水电、煤气、电讯、房管、医院等等被称为“窗口”行业的部门和单位,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类问题,广大群众很不满意,强烈要求加以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发展的速度也很快,从业者的数量急剧增长。由于我们的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滞后,造成一部分职工的素质较低,职业道德差,服务质量不高,以至于本应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温暖群众的“窗口”,却使群众畏之、怨之、憎之。这实在是“窗口”行业的耻辱。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业作风,不但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也不仅仅是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需要,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济南市那家工行储蓄所“换了两角钱,引入一大笔”,不就是个生动的例证吗?恶劣的服务态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刺伤了客户,另一面也伤害了自己。固然,优良的服务态度,不一定立即赢得回头客;但是,恶劣的服务态度,则肯定会使客户避之唯恐不远。在过去“窗口”稀少、狭小的情况下,客户选择的余地很小,随着“窗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买方市场的强势就会更加明显。“窗口”行业有远见的领导者,抢先一步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决不会是仅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的单纯利人之举。
济南市工商银行系统从“兑换两角钱”这一具体事例入手,举一反三、由点到面,总结出行业禁语,开展文明服务用语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当地新闻单位和中央电视台发现这一典型事例和做法之后,及时组织采访报道,很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他们的这些举措对当地乃至全国“窗口”行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于推动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大得人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道。这种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介联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重视,值得推广。
“窗口”连着你和我。在这个“窗口”,你是主,我是客;换一个“窗口”,我是主,你是客。
“窗口”连着万人心。洁净、文明的“窗口”,温暖人心;污浊、粗俗的“窗口”,让人寒心。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一个个“窗口”除灰去垢,让千万个“窗口”多些温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