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放开放活大有希望——全国体改工作座谈会代表谈国有小型企业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放开放活大有希望
——全国体改工作座谈会代表谈国有小型企业改革
本报记者李建兴
当前,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加快国有小型企业改革成为各地搞好国有企业从而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重要课题。日前,记者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体改工作座谈会,采访了部分与会代表。
    不可忽视小型企业改革
国家体改委综合司司长郭树清说,国有小型企业在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说,小型企业在企业管理素质、人才、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亏损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妨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整体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安徽省体改委主任周古廉说,从安徽的实际看,国有小型企业特别是县办的国有企业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安徽省工业企业2.2万多户,有职工300多万人。其中小企业户数占97%,职工总数占62%,固定资产占34%,产值占53%,利税占24%。利税水平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差得很远,整体效益不够理想,有些企业停产亏损,濒临破产,政府又无暇无力多加顾及。现实地说,再不盘活小企业这块存量资产,等于让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后腿,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后腿。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加大力度抓了小企业改革。宿县、合肥、安庆、阜阳等地市已经先行一步。
    放开放活的关键是放
吉林省体改委主任李树说,吉林省共有独立核算国有工商企业519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仅575户,小企业4615户。从1993年开始,为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吉林省政府曾四次开会,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快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今年初,又加大了力度,决定在10个县进行产权出售、转制经营的试点。转制后,原来亏损的,实现了扭亏;原来是微利企业的则较大幅度提高了效益。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放开是为了放活,但关键在“放”。黑龙江省体改委副主任王启生说,黑龙江省出台了县(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办法的补充规定,针对债务、资金、人员等11个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目前,全省已有1.6万多户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放活,其中,实行股份合作制3250户,兼并821户,破产335户,租赁7117户,剥离经营1292户,出售469户,股份制815户,合资212户,其它形式2637户。
从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实践看,“放”当然不是“乱放一气”。国家体改委调研室巡视员武虹光说,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应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紧紧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制定企业改革方案。要明晰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法人的权利与责任,维护出资者权益,建立起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第二,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根据小型企业的特点,改革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第三,小型企业改革要同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战略,通过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第四,改革中要强调经济效益优先。第五,处理好改革同管理的关系。加强对企业运营的正常监督和管理,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财务、质量、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第六,力争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要把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同解决职工养老保险、转换政府机构职能、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等项内容结合起来,配套推进,全方位展开。
    具体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据了解,一些地区对国有小型企业动“手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应防止出现不规范的做法。国家体改委副秘书长冯并说,要妥善处理改革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保护。科学地进行企业的资产界定和评估。转让必须公开、公平和公正,并要对出售国有资产的收入实施专项管理。
其次,合理处理企业的债务负担。对于按净资产出售的企业,购买者必须承担原企业的债务责任。
第三,要探索多渠道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途径,改变企业职工的身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被分离或辞退的职工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应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协商解决。
第四,各级体改部门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加大力度、大胆探索、积极引导、稳妥推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