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北票的西红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北票的西红柿
魏岳山
北票的大棚西红柿,是由地处北票市郊的五间房乡首先“红”起的。
80年代初,五间房乡党委为了做好城市的蔬菜供应,带领农民致富,鼓励农民打井“扣大棚”,并决定农户每建一亩保护地,由乡、村各补500元。为了进行开发实验,为刚刚接触温室生产的菜农服务,并在庄头营村建了蔬菜研究所,开办了蔬菜专业学校。没几年这里的蔬菜生产就出现了许多典型。起步最早的庄头营村,到1985年632户就有400户建起了大棚。
人们发现,北票春秋干燥,冬季少雪、气温高、日照长等干旱的气候特色很适于大棚西红柿的生长。几年来通过刻苦攻关,这里的西红柿品质也愈来愈好。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商品经济大兴,庄头一带的大棚西红柿、黄瓜、青椒等远远超过了本地需要,周边邻近各县市前来购菜的络绎不绝。他们大都到菜地里采购几箱,推到庄头村头国道101线与305线交汇处,搭车托运。
庄头市场的冲击波在不断扩大,一个以市郊五间房为中心,以101线、305线两翼为重点的西红柿生产交易圈日益扩大。
为了培育市场、刺激生产,招引客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0项优惠政策和有关规定。规定农民建大棚可抵顶义务工,适当减免承包费。在三荒搞保护地开发免收承包费和农业税。外来车辆一路绿灯,免收税费……
为了使更多乡、村、户走向市场,市里又成立了蔬菜开发服务公司。并迅速建立了以该公司为龙头,乡农科站为依托、村组技术员为基础的一条龙服务网。
各乡还破格选拔懂技术、事业心强的人充实乡领导班子,并制定了目标责任制。有的乡还实行了干部风险抵押,按完成任务情况奖罚。
据去年10月统计:在北票,有5个乡拥有万亩以上的大棚,38个村拥有千亩以上大棚。
北票的大棚不仅集中连片,而且也星罗棋布。几年来,北票人在荒沟、荒坡、河滩等非耕地建大棚竟达2万余亩。
从90年代初至今也不过四五年间,北票庄头西红柿的“红色冲击波”已由原来的一个乡、几个村、几百户,波及到全北票的34个乡镇,300多个村,5.5万余农户。庄头市场也在扩大,占地达200亩,同时辐射出三宝、大三家、蒙古营、红石砬等五个卫星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