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在娱乐中思考——工人李肖飏和他的漫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11版(文化)
专栏:

  在娱乐中思考
——工人李肖飏和他的漫画
费锡强
每天上午九点半左右,李肖飏从湖北光化水泥厂工会俱乐部出来,准是到附近的邮局去,取报纸信件。对他来说,这纯属越俎代庖,不过,专办此事的人并不介意,还有点感激他呢。不等出邮局,李肖飏已开始翻看那些来自东西南北、大大小小的报纸,见到有漫画的版面时,眼神便格外专注,如果眉梢往上一扬,成两道抛物线,那多半是又有他自己的作品见报了。
今年上半年,李肖飏已经在《工人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漫画》等报刊上发表了30多幅漫画,这几乎是往年一年的产量。更让他开心的是,还接二连三地接到了比利时、日本、伊朗举办的国际漫画展的入选通知。日前,他收到从日本北海道寄来的第五届国际漫画大展入选作品集。本届参展的200余幅以“光”为主题的漫画是从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376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李肖飏的《无题》将钻木取火与火箭发射联为一体,貌似荒诞,却表露出现代文明与原始劳作并存的尴尬状态。
李肖飏的漫画每每在画与标题之间、是与不是之间生出妙意。像他的《小蝌蚪找妈妈》画着一些游往水上餐厅的蝌蚪,所表现的显然已不再是原来的童话。再如另一幅,画某人物在公款吃喝时溺毙在酒杯中,竟有人煞有介事地念着悼词“因公逝世”,题为《名副其实》,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令人喷饭。
不少报刊曾转载过他的佳作,但除了《新华文摘》外,很少给他寄过样报样刊,稿费也稀少。尽管如此,他还总是把漫画看作自己在业余的一种娱乐方式,虽然这需要严肃认真地对世态人情进行观察与思考。
11年前,年仅16岁的李肖飏在《中学生》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并非随地吐痰》。如今,已有400多幅作品排列在厚厚实实的几大册影集里,但从中他找不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与方成等老画家那些形神兼备的漫画相比,他觉得自己在形象刻画上还得下一番功夫。李肖飏曾与方成通过信,方成是他的偶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