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笳吹弦诵兴中华——记抗战中的西南联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11版(文化)
专栏:

  笳吹弦诵兴中华
——记抗战中的西南联大
梁吉生
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集三校之英才,在抗日烽火中,弦歌不辍,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涌现出许多著名人文学者和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成为高等学府的楷模,为世界所瞩目。冯友兰先生说:“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翻山越岭湘滇行
“七七事变”后,日军铁蹄踏进北大、清华校园、南开大学被炸成一片瓦砾。平津三所著名高等学府被迫南迁,于10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在暑假中的三校师生经过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湘江之滨。虽然开学匆促,教学与生活条件多有不周之处,但国难当头,没有人挑剔埋怨,更没有“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的颓唐感伤。师生们直面战争,患难与共,想的是“非兴即亡,不亡必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教授们把教育看得更加神圣,即使表面上看似钻进“象牙之塔”,其实内心也是怀着满腔的悲愤。
南京失守后,武汉告急,长沙不稳。三校决定再迁昆明。1938年2月,师生分三路入滇。闻一多等教授与300多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行军,决心在漫漫征途中磨练自己。有的教授临行前致家书道:“抗战连连失利,国家存亡未卜,倘若国破,则以身殉。”
师生每人背一把大油纸伞,身挎干粮袋、水壶,沿湘江抵益阳,舍舟步行,翻山越岭,横渡激流,沐风栉雨,晓行夜宿,有时借住荒村野店,有时以破旧古庙栖身。一路上,但见农田荒芜,背盐工彳亍而行,村人身无长物,十几岁少女竟是衣不遮体,尤其少数民族更是家徒四壁,食不裹腹。人民的困苦生活,文化教育落后的情景,使师生深受触动。他们沿途作抗日宣传,举行苗汉联欢,采集标本,探访风情,收集民歌,学到了平时学校和书本上很难学到的东西,师生情绪高涨。闻一多沿途作写生画,助教们唱和诗词,曾昭抡每到宿营地就趴在被窝里写日记。“长征”历时近70天,行程3500华里,横跨湘黔滇三省。这是一次文化的搬迁,是教育界抗战时期的一项壮举。
  陋室谈笑有鸿儒
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工、法商学院和师范学院,共26个系、2个专修科,为抗战时期规模最宏大之大学。
初到春城,教师同住集体宿舍,拼合起教室的课桌挤在一起写教案,就像一间集体办公的商行。以后家属们迁来,条件有所改善。但不久滇境形势紧张,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昆明。每逢晴天,一见市区高处悬起警报球,师生就得奔山岗,钻矮林,席地而坐,看太阳经天,听野鸟歌唱,待落日衔山。有一次华罗庚拖着病腿跑警报,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泥土把他半个身子埋住,同仁们不顾空袭赶来救援。
敌人的“疲劳轰炸”带来精神上的惊恐不安,生活的清苦亦让人难以承受。当时,抗战后方经济萧条,物价飞涨,联大的知识分子可谓十儒九丐。1941年11月,吴晗、华罗庚、刘仙洲、陈省身等54名教授联名要求提高薪俸,呈文写道:“年来物价日增,维持生活日感维艰,始以积蓄补贴,继以典质接济。今典质已尽,而物价有加无已。”抗战后期,货币贬值愈烈,更使教师生活困难。不少教师只得到校外找工作兼职。如唐敖庆新婚燕尔就去当家庭教师,以应付生活困窘。部分教授也不得不卖文卖字,闻一多公开挂牌治印,挣些额外收入,以免除家庭的饥馁。
国难当头,外敌侵凌,赋予联大师生一种神圣、沉重、苍凉的使命感和承受巨大磨难的韧性。他们对君子固穷之理有深切的体会。固穷、守节是读书人应有之品格,敬业、爱生是教师应尽的天职。他们在夯土为墙、捶泥作地、茅草盖顶的教室里讲课,孜孜以求,不言劳瘁。有一次,朱自清身染痢疾,仍然连夜批改作业。理工学院教师在仪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安排实验课。为适应抗战急需,积极培训国防科技人才,学校结合西南地区实际,开设新课,组织科研课题,研究水利、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当时身历其境的杨振宁后来回忆说:“西南联大的教学风气是非常认真的。学生习题做得很多,所以在大学的四年和后来两年研究院期间,我学了很多东西。”
在联大,无论教学或科研,都有一批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其中不少人抗战刚爆发即匆匆由海外回国。他们甘愿抛弃优越的研究条件,面对导师和朋友的劝说,坚定地回答:“我愿和我的祖国一起受苦。”联大的学者们胸中涌动着爱国的激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学术研究。潘光旦教授的“人才论”、“中国社会思想史”两部讲稿就是在农民家的牛厩楼上写出来的。闻一多、华罗庚同租一郊外农舍,中间用布帘将两家隔开。每天晚上,布帘两边的两盏小油灯下,一个埋头研究“槃瓠”,一个认真钻研堆垒素数。华罗庚有诗写道:
挂布分屋共容膝,
岂止两家共坎坷。
布东考古布西算,
专业不同心同仇。
西南联大融通原三校的优良校风,在抗战环境中,形成了浓厚的民主精神和学术自由氛围,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著作,聚集了全国不少知名的学者专家,为世人所称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西南联大现象”。
    民主堡垒镇后方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每一个捷报都使师生无比振奋和鼓舞。但抗战的发展充分暴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专制,引起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的思索和觉醒。很多人就像闻一多所说过的:“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因此,他们担任进步社团的导师,参加进步学生的集会、座谈,公开抨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陈序经、刘仙洲等教授坚决拒绝加入国民党。陈序经公开表示,即使因此不能担任法商学院院长,不能出国讲学,亦在所不惜。闻一多、吴晗、曾昭抡、张奚若、朱自清、潘光旦等人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他们不但随同青年人向前走,也领导青年人向前走,成为著名的民主战士。西南联大成为昆明传播爱国民主思想的大本营,促进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被称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
(附图片)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治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