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新编“九一八”小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7
第12版(副刊)
专栏:

  难忘的《新编“九一八”小调》
张世英
最近,在报上看到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在抗战年代演出激动人心的情况。我想起了广为流传的插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崔嵬、钢鸣词,吕骥曲),于是访问了曲作者、音乐家吕骥同志。
这位年逾八旬的音乐界老领导,精神矍铄,思想敏捷。对于六十年前的战斗生活的追思与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一九三五年秋,与他同在上海左翼剧联领导下,以戏剧、音乐开展救亡活动的崔嵬,拿来他写好的“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的歌词,让吕骥谱曲。这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热情的内容,激起他的民族恨,爱国情,很快就谱好了曲。谈到这里,老音乐家哼唱起来。
听后,我贸然地说:这首歌和您创作的《自由神》、《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雄壮激昂、振奋人心的音乐风格迥然不同。他点头释说:正是为了吻合剧中人物——从东北流亡到关内农村姑娘唱小曲的身份,所以没有用那强烈的旋律,而是采用了清新、质朴的民间音调。通过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以舒缓的音乐来表现这一严肃的主题。乍一听似乎很平和,实际上却蕴含着人民的痛苦和愤恨。他认为歌曲光好听,难唱、难学还不行,应让人听两三遍就能记住,会唱才行。用音乐唤醒、教育、组织大众,这是他一贯的主张和创作的原则。
崔嵬对吕骥的作曲挺满意。一九三六年,他与张瑞芳在北平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正因为插曲曲调顺口,易学易唱,也可作为独立歌曲演唱,结果不胫而走。演了一段时间,崔嵬感到只这一段歌词已说明不了形势发展的趋势,又请词作家钢鸣补写了两段组织东北义勇军,各地纷纷抗日的内容的歌词。“七七”事变后,这个戏演出更加普遍,不但演遍了全国,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歌曲也随之广为传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