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8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驳“日本解放亚洲论”

编者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造成空前浩劫和深重灾难。但日本少数人却至今无视历史,颠倒是非,把当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为了“解放亚洲”,实在令人愤慨。本版披露的历史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谬论。
  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荣维木
在世界历史上,日本是一个较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因而它比欧洲列强对原料市场、产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渴求更加强烈。在亚洲历史上,日本又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这种状况决定了近代日本是一个特别富于侵略性的国家,而亚洲又是它实行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不是为了“自存自卫”
明治维新前夕,鼓吹维新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吉田松荫就提出独霸亚洲的设想。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即把对外扩张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进入20世纪后,日本独霸亚洲的野心更加膨胀。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国策,提出:“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它确定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总战略。1936年,日本五相会议制定《国策基准》,提出新的对外扩张方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1937年,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对华一击论”呼声高涨,全面占领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1940年,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第一次提出“策谋确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战争口号;同年,德、意、日三国签订瓜分世界的“同盟条约”,划定了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具体范围,即以“日‘满’华为基础”,囊括缅甸以东至新几内亚以北的全部东南亚地区,并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第二步占领目标。至此,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
从上述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确立及其演变过程来看,所谓的日本“自存自卫”,也是有特殊含义的,即“自存”不是存于日本本土,而是存于日本领土之外的整个亚洲;“自卫”不是反抗外部侵略,而是征服不甘受辱的其他民族。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侵略。出兵侵略台湾、吞并琉球、发动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霸占辽东半岛;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强行将朝鲜纳入日本版图;1914年,日本借口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祸及中国20余省930余座城市;1940年,日军进入越南;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同年占领泰国;1942年,日本侵占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及太平洋上一些岛屿。至此,日本的侵略战火,已经燃烧到全部东亚地区。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上述战争,没有一起是在日本本土进行的,也没有一起不是在日本决策者的阴谋策划下发生的。日本国土远离战火何止千里?日军霸占别国领土超出日本面积何止百倍?请问这样的战争难道是“自存自卫”可以解释得通的吗?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决不是为了“解放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确实是亚洲一些国家获得了独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有两点:第一是亚洲人民的觉悟,第二是世界的进步。另外,由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部进步力量的影响,也由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给人类生存造成严重破坏的深刻教训,暴力侵略已为国际社会所反对,因而殖民地解放运动的阻力也大为减少。
无论是当年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还是今天“大东亚圣战”史观的鼓吹者,他们都把“解放亚洲”说成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但实际上,他们占领亚洲各国的目的绝非如同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对于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和人民,他们绝无“兄弟亲情”。早在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初期,日本就出现了鼓吹效仿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所谓“脱亚论”。1885年,福泽谕吉集中表达了“脱亚论”关于日本与亚洲国家关系的观点,他说,日本“与其坐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进退,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待此类国家之办法而对待之。”后来,日本正是用它从老牌殖民主义那里学到的手段,不断地对亚洲实行扩张侵略。当然,日本与西方殖民主义者也有尖锐的矛盾,但这只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而不是为了维护亚洲各国人民的利益而与其他列强的矛盾。
至于后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也完全是为了攫取战略资源,最后独霸亚洲。如日本在侵占东南亚之前,就对那里的各种战略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确认那里的石油、橡胶、锡、铁、大米等为日本急需的战略物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本营立即指示占领军队“急速获得重要国防资源”,并于1942年成立“大东亚建设审议会”,由东条英机任总裁,聘请日本政、财两界40余名要人出任委员,提出“把建设化为战力”的口号,制定了“以日本为工业国,以其他各国为资源国”的掠夺东南亚各国财富的各项详细计划。他们甚至把南洋地区称为“南日本”。这一切都说明,日本早把东南亚各国看成了它的殖民地,为“解放亚洲”而来的谎言,正是被日本自己的行动所揭穿的。
从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开始,日本为祸亚洲70余年。日寇铁蹄所到之处,无不哀鸿遍野。中国是亚洲国家中遭受日本侵略时间最长、受到伤害最重的国家。如果不计中国的台湾,仅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至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人民在14年的时间里共伤亡3500万人,其中3000万以上是无辜平民。一场战争使如此之多的无辜生灵惨遭涂炭,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为了创造更有效的杀人方法,日军还成立了细菌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向和平居民施放鼠疫病菌。据有关史料记载,共有1.2万人被日军细菌部队的“活体试验”残酷杀害,数十万中国军民死于日军的细菌战。
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和侨居民,同样地受到了日军的屠戮。据统计,在日本占领时期,越南伤亡200万人,印度尼西亚伤亡400万人,菲律宾伤亡111万余人。另据记载,日军在新加坡3次集体屠杀华人即达2万人以上。英国军官在东京法庭作证,日军进攻马来亚时,有15万华人牺牲。在泰国、缅甸等地,也有日军强迫战俘与当地劳工修筑铁路造成数万人死亡的记录。在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和中国台湾,日本除直接残害当地人民外,还把数十万青年送到战场充当炮灰。另外,在战争期间,数十万亚洲各国妇女被迫充当日军“慰安妇”,饱受日军的蹂躏和摧残。在日军的炮火和掠夺下,亚洲各国人民还蒙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仅在中国,由于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000亿美元。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这一桩桩鲜血淋淋的事实,无不诉说着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历史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的不是什么“解放”,而是空前规模的灾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