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竹山县科技事业步履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竹山县科技事业步履艰难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颁布后,竹山县有关部门就科技进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决定》精神在我县难以落实。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发丰富资源。一是两个1%无保障。根据国家和湖北省有关规定,“科研三项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大科研项目补偿费)应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企业要从销售收入总额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但实际上,湖北省1993年切块给竹山县的3万元至今未见分文,而县级财力不足,企业大多亏损,更无力投入。二是事业经费逐年减少。县农技部门1992年前每人每年公务费为160元,1994年减至100元。三是技改资金缺口大,到位迟。竹山县1994年到位技改资金1525万元,仅占年计划的61%。该县独创的“五倍子一步法生产没食子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英、美、德、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缺乏技改资金,至今未能形成规模生产。
竹山县是资源大县,金银、绿松石产(藏)量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由于科技投入严重匮乏,资源大量闲置。
科技队伍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竹山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41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的仅1429人,占0.3%,而直接从事工程技术和农技推广的仅495人,占0.1%,全县尚无1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另外,由于缺乏与外界学术交流,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大多数技改项目只能依赖外援。
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难以推广农技。目前,竹山县1名农技人员需负担耕地2627亩,1名兽医年均承担73头牛、57只羊、694头猪和1134只家禽的“防、繁、管、治”工作,而他们的待遇却相对低下。全县25个兽医站中人均月收入在150元以上的只有8个,120元至150元的6个,其余的不到100元。繁重的劳动与微薄收入的强烈反差,挫伤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多数基层农技部门后继乏人,科技推广和科研活动无人过问,技术人才流失惊人。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间,全县共有199名农技人员脱离原岗位,仅畜牧系统1993至1994年就有112人“跳槽”。
湖北竹山县张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