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花果山何以出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旅游杂侃

  花果山何以出名
艾丰
从小就读《西游记》,从小就知道有个花果山。但以为那是故事里的山,不是真的就有这么一座山。
近年来,有机会到江苏省的连云港市,才知道这个地方真的就有这么一个花果山。这座山就在连云港市靠近港口的部位,是云台山的主峰,如今已成了旅游胜地。一者,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二者,因为谁都知道《西游记》里的花果山,也就都想看看生活里真实存在的花果山。
真实的花果山,和《西游记》中的花果山,似乎有一个互相连接,彼此循环的关系。最初,当然是先就存在这么一个花果山。作家吴承恩受了它的启发,把它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去了。这是现实对作家的哺育。《西游记》出名了,成了世界名著了,又反过来“反哺”现实。现在我们到这里看花果山,可以看见“花果山”三个大字。还可以看见石崖上刻着的“水帘洞”三个大字。在山石的景色中,有块石头被命名为“沙僧石”,有块叫“八戒石”,还有一块崖壁,看上去像一位和尚在讲经,就被称为“唐僧壁”。山中还有两块剑石,夹着一块椭圆形的卵石,上面刻有“娲遗石”的字样,《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从这里“迸裂”出来的。还有一个石柱,被认定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这些名字,都是根据《西游记》,由后来人赋予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西游记》为真实的花果山做了提高和升华的工作。不仅使它更出名,而且使它更丰富。
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许多企业都想让自己的产品出名,让自己的企业出名。知名度成了企业重要的追逐目标。由花果山的事情,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如何出名的启发。这种启发集中到一点,那就是文化和出名的关系:出名要靠文化,出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在创名牌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增加产品文化含量、提高企业文化形象是很重要的一招。例如近年崛起的红豆制衣集团,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起了一个好名字。一看见“红豆”这个商标,人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于是,消费者除了物质上的享受之外,同时还得到了文化上的感受。人们在购物的时候,同时可以寄托恋情、乡情、柔情,不管是自用,还是送人,都觉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当然这并不说他们只靠这一条而不注意抓质量。但文化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出名则是确实的。
搞经济,也要注意学文化、用文化。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搞好经济要在更广的范围内学习和运用文化。许多有成就的企业家已经懂得了这一点,很可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