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事业留人资金助人待遇感人山西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事业留人资金助人待遇感人
山西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山西省积极为青年科技人员创造成才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扶持、奖励科技新人,使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兴晋的骨干力量。
山西地处内陆,经济比较落后。其根源在于科技落后,人才匮乏,尤其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为此,省委、省政府于去年5月提出了跨世纪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曙光工程”:即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培养和造就出上百名25岁—45岁的青年进入该学科国际前沿或国家前列;培养上千名处于国家先进水平的优秀科技专家;培养上万名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科技知识、熟练实践技能、处于科技经济工作第一线的行家里手,组成本省现代化建设中坚强有力的科技大军。
省委、省政府本着“管理、培养、使用、关心”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多出成果。省政府拨款200万元,设立了山西青年科技奖专项基金,用于每两年开展一次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和青年科技奖评选。如青年农学家刘惠民研究员10年间主持选育出3个棉花新品种,成为全省中熟棉区的当家品种,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其中晋棉12号棉花新品种,被国家科委定为全国旱地推广的良种;青年力学家樊学军教授在细胞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有较大创新,处于国际力学前沿等等。该基金会还设立学术著作论文出版基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出版学术著作和优秀论文。另外,省科委每年还拿出40万元资助青年科技人员进行重点学科研究。山西农大回国留学人员邢国民在研究中没有经费,省委书记胡富国知道后,亲自指示有关部门拨款20万元给予支持,从而使其育出“山农1号”黄瓜新品种,增产幅度可达50%—100%。目前,全省共有400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及资助。 山西省还大力提高中青年专家的待遇,省里每年都要为1000多名科技人员解决配偶、子女“农转非”问题,以及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并在住房、子女就业、入党等方面向中青年知识分子倾斜。省政府还提出40岁以下评聘正高职称、35岁以下评聘副高职称,均不占本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指标,由省职改部门专项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