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向生活靠近的通俗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影视窗

  向生活靠近的通俗剧
杜高
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都市放牛》,不去着意地渲染都市的豪华,展现灯红酒绿、男欢女爱的场面,而是把深挚的情感倾注到一个意志坚强的农村“打工仔”身上,描写一个普通的农村娃在城市中艰辛勇敢的搏击,他的成长史和对人生理想的顽强追求,以及随着城市文化的熏陶,在他的心灵中奏起的情爱悲欢曲。
山沟里的丁青林闯进城来,凭了一股神奇般的精神力量,两年奋斗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企业家,这个现代的浪漫故事,对观众确实产生着一种吸引力和鼓舞力。丁青林刚到城里时干掏阴沟的脏活,他不怕苦不嫌累,但不能忍受半点对他的人格的轻侮。他和一群农村朋友给城里人装修房屋时,被人欺侮,遭受毒打。他强忍着伤痛,立志要教训这个流氓,让他懂得乡下人不是好欺的!青林性格的刚强和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以及他在干活时表现出的组织才干,使他在青年朋友中享有威信,也博得了乡下姑娘水苗的倾心。丁青林这个形象是新颖的,有魅力的,有着当代生活的特征。他赚钱不是为着自己享乐,他心里想的是山沟里的乡亲们不再受穷,想的是给瘫痪在炕上的嫂子治好病。这就强烈地表现出这个纯朴的农村青年的善良心怀和诚挚情感,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都市放牛》可说是一部言情风格的通俗电视剧,首先它要把观众的欣赏兴趣激发起来,吸引观众一集一集地看下去,因而情节的生动性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艺术特征。通俗剧也要注重真实性,也要力争达到较高的文化品位,也应当在愉悦中给观众以真善美的陶冶和启迪。《都市放牛》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所以使我们感到富有新意。它既适应大众的欣赏情趣,又把握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做到既是通俗的又是脱俗的。它通过一个个牵动人心的故事赞美人性的善良、真诚和正直,它在人物的关系中造成了一个个悬念,使观众关注着一个个人物的命运。郭雅心和卢家风、水苗和青林、青顺和秋菊,还有英翠、安然、乔云娜……这些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各自的人生追求,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贴近人们所熟悉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图景。人物活动的城乡两个大环境的对比与冲撞,两种文化的矛盾与联系,传统的和现代的、民族的和外来的观念与意识的冲突与交汇,它们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增强了这部戏的时代感,在人物的情感纠葛和性格冲突中,渗透了社会性的内容,如郭雅心的特殊身世,以及她在卢家风与丁青林之间的爱情选择;特别是丁青林与卢家风在商业竞争中的争斗与妥协,最后达到的联合,以及郭雅心在这场竞争中的作用……这些显然都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反映出了变革中的时代生活的特点。
除了情节的生动性和内容的现实性这两点之外,形象的鲜明性也是使这部电视剧具有艺术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部戏的主要人物不算多,但个性特点都很鲜明,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像青顺这个农民形象就是刻画得很成功的,他和青林的性格鲜明地对照着,更显出他所继承的深厚传统和他的某种保守性,他是那样地纯朴善良,那样地忠实厚道,他在秋菊闹离婚的那个法庭上的一番自白使观众感动得落泪。像英翠这个女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还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照看别人,心灵纯净得像一泓明净的湖水,深深地博得观众的怜爱。马世海这个人物也是很有特点的,他赚了很多钱,但内心深处感到寂寞和虚空,很发人深思。甚至孟华生和方明这两个下海经商的知识分子也都各有特色,使观众感到他们的所作所为真实可信。
但是从整个戏来看,农村的生活和人物描写比城市的生活显得更真实生动,艺术感染力也更强、生活气息更浓郁,我想这是因为剧作者们更熟悉农村生活,而都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像卢家风这个社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就显得陌生了,只能借助于想象。城市生活有声有色的表现仍然是乡下来的“打工仔”们,连同水苗和喜妹这些“打工妹”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聚集的那间破旧的仓库里洋溢着青春的欢乐和不可遏止的人生追求,是十分动人的。而卢家风一家,他的当市长的父亲和富有现代感的妹妹,使观众似乎又看到电视剧《京都纪事》的影子,甚至卢家的那个小院也仿佛是《京》剧的重现。艺术最忌重复,它会损害观众的审美情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