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关于音像业发展走向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关于音像业发展走向的思考
朴东生
自去年九、十月份至今,我国音像业通过扫黄打非,其净化程度是可观的;侵权盗版、非法翻录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音像业半年多的变化很是喜人。但如何深化音像业的改革,巩固、发展这些成果,使这一新兴产业更健康地发展起来,更是音像界十分关心、经常探讨的话题。
  喜忧参半的市场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结束以后,中国音像业将进一步同国际接轨,这是我国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的显著标志。这对音像业目前的现状而言,势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前的市场状态是:
录音带:从制作、包装、引进看,已没有令人格外瞩目、炒得十分火爆的大片号,这并非坏事。在打击盗版、扫荡伪劣制品、市场趋于平稳的态势下,这是很正常的。音带制作,从作品、演唱(奏)到录制、产品包装逐步讲求质量的精美,力图以高品位、高水准的产品进入市场,争取发售的总量。
录像带市场面临着复杂的境况:多年沿袭的三级发行体制受到重大冲击。全国有近10万个放像点以及近10万个像带租赁点,但单片订货总量仅2000盘左右,这说明非法翻录十分猖獗。如不迅速改革发行体制和供销渠道,录像业势将走入死谷。不法外商贩售假版权从中渔利。前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港台片、西片,有许多是假授权、非法复制的版权证书,尤以西片更为严重。做这种非法生意的不仅是海外中间商,国内一些吃里爬外的投机掮客也为数不少。他们鱼目混珠,扰乱市场,给我国音像业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声誉与形象带来极大损伤,也败坏了行业风气。
激光唱盘(CD):经国家主管部门严厉整肃之后,已呈稳步回升之势。但不可高枕无忧,如何巩固这一成果比阵发式地打击更为艰巨。
激光视盘(LD):这一崭新的视听兼容的品种进入中国市场后,虽然不过几年的时光,但发展很快,尤其是以卡拉OK为内容的LD,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十分走俏。国内现有的生产线,在质量和数量上难于满足市场需求,水货乘机大量涌入。国家除清缴水货,查堵源头外,在关税政策上应对音像业予以统筹观照与倾斜,借以保护音像业健康发展,使之有实力去抵制水货。
影像唱盘(VIDEO—CD):这是国内兴起不久的“激光家族”新成员,即有图像的CD。由于其软、硬件的成本价格较低,极其适合中国的文化消费水准。因而,可以预见,今年底、明年初将有一大批V—CD软、硬件覆盖市场。软、硬件生产需均衡配套,双方均不能盲目投入。政府主管部门应得力而有效地抓好宏观调控,指导、扶持生产者、经营者,使这一新品种从问世起就能健康顺畅地发展。
    租赁业要提高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录像节目带这种文化消费形式已占有突出的地位。无论是放像点、租赁店以及机关、团体乃至家庭个人,对录像带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培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录像市场,改革目前通行的发行体制,使产供销有持续性的正常循环,高品位、高档次地发展录像租赁业,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艰难课题。
当前我国的像带租赁业缺乏较为规范统一的网络,供片杂乱不等。许多租赁点系个人承包或变相承包,管理难于细致到位,更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品种齐全的不多,服务质量很差,版权保护没有可靠保证。租赁是进入家庭的,不同于发行和放映,应有适合家庭需要的品种结构。如高品位的文艺片、动画片、专题片、各类科技知识普及、生活常识等等。目前租赁店的品种结构偏于商业娱乐性的进口片。从根本上改变租赁业的素质和档次已是促进其向高规格方向发展的当务之急。推动租赁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宏观调控;对现有的网点进行必要的整合,疏通、理顺产供销的管道;对规模较大机制健全的供片机构予以重点培育、扶持、监督、指导,使密布全国的租赁网络既有独立自主的灵活经营,又能有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制作精良、相对统一的供片系统。
  建立两大供片体系
音像市场混乱,除去外部原因,行业本身的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低估。全国有近三百家有出版权的单位,均各自面向全国发行。东西南北大交叉,宛如一张破碎的蜘蛛网。任何一个品种都难于发透发好,难于把握实际需求的总量。甚至有的出版社还在“偷鸡下蛋”,将某社的正式出版物私自翻拷,当成资料片销售,愈是畅销,愈是流失,这种状况已成痼疾。全行业应当联合起来,采取更积极、主动方式,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现提出下列构想与运作方式,寻求我国音像业的健康发展途径,以供研讨、参酌。
行业联手建立三至五家全国性的音像制品发行代理总公司。全国所有的音像出版单位都将委托这些机构发行自己的出版物,由代理总公司统一向全国各省市的放像点、分销机构、各大商场、零售商供片,这样做便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集中地进行监督管理,保护这一渠道畅通,堵死一切非法贩售途径;便于国家版权部门由进入市场之前这个总闸门开始,进行集中的版权管理和监督;便于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按销售总量、按统一标准提取稿酬;便于税务部门统一征税;便于统一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母版、彩封、材料、加工等。
行业联手建立三至五家或是独家全国性的租赁供片总公司。把握片源专供租赁业,不作销售。从而培育健康有序、有质有量的租赁市场。
综上所述,建立两大供片体系,将所有音像制品,均纳入一个严格管理的网络,从城市到广大农村;从版权保护到音像制成品的全面质量;从价格、利润到全方位的服务质量,都能取得有序合法、有规合理的行业规范,以利于我国音像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