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文明现场”学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0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文明现场”学文明
本报记者武卫政
8月9日上午,率先制定出26句服务用语和90句服务禁语的工商银行济南市南辛支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济南市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市30多家“窗口”行业的同志。
在70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里,参观者对南辛支行的环境和规范化服务赞叹不已,有的还向客户了解情况。济南市委副书记孙常印指着进门显眼的“服务宗旨”,对南辛支行行长李茂河说:“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把客户当亲人朋友,你们这一提法很亲切。”
今天,工商银行济南分行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济南市委、市政府专门召集这些“窗口”行业的领导,在这里召开“建设语言文明,树立职业道德”现场会,目的是在全市推广工行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济南市6月份以来开展的“行风万人评”活动。
各行各业向市工行学什么?孙常印讲得好:“学他们推行文明用语和禁用服务禁语的具体做法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学市工行党委一班人在树立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站得高、看得远;学他们善于动脑筋,抓住主要矛盾,突破口选得准,针对性强;学他们看准事情,一抓到底,工作扎实细致。”
在观看市工行拍摄的有关会计、出纳、储蓄三部规范化服务示范录像片时,记者注意到与会者个个神情专注,点头称是。济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张风岭深有感触地说:“语言文明和职员道德是体现人们素养和修养的重要标志。回去后,我们要根据自身特点,认真研究,制定措施,从点滴小事抓起,让市工行的经验在我局生根、开花、结果。”
大家同时参观了工行大观园储蓄所的服务情况。他们一致认为,市工行的经验实实在在,经常化制度化,对于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窗口”行业单位的优质服务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