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明星家长当自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0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明星家长当自爱
刘华新
德国网球明星格拉芙最近卷入一场逃税大案。8月2日,该案的主要嫌疑犯、她的父亲彼得·格拉芙被德国曼海姆检察院逮捕。被德国人视为“廉洁偶像”的“网球女皇”牵连其中,着实让德国人震惊。这一事件引出的教训更令人深思。
格拉芙之所以成为明星,是与父亲的苦心栽培分不开的。格拉芙那一个个亮闪闪的奖杯上,凝聚着父亲的一片爱心。他最早发现了女儿的网球天才。从格拉芙3岁起,作为网球教练的父亲就带她在网球场上摸爬滚打。后来他开着一辆旧车,带着女儿奔波在德国各地,参加一场又一场少年网球赛。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格拉芙很快脱颖而出,12岁就成为该年龄组的世界冠军。1987年格拉芙刚满18岁,便在世界女子网坛排名第一,取代美国选手纳夫拉蒂洛娃,成为新一代“网球女皇”。
然而,在女儿成名后,老格拉芙却不珍惜女儿的名声,处处以明星家长自居,格拉芙的名气越来越大,老格拉芙也就变得越来越有恃无恐。仗着有钱——估计现在的格拉芙收入已达1亿马克,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竟与应召女郎有染。他代表格拉芙进行出场费方面的谈判,常常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以罢赛相威胁。女儿还算谦和,老子倒是先骄横起来了。这是教训之一。
明星须守法。明星家长也须守法。格拉芙的父亲做过商人,是懂法律的,但他动了商人式的“聪明”脑筋,想方设法摆脱法律的约束。据报道,为了逃避本国收税法规方面的严格限制,他强制合同对方将各种广告、赞助经费汇到国外,或者干脆付给现金。他常常从比赛主办者手中拿了成捆的现金,塞进塑料袋里扬长而去。这巨额的收入是否全部申报纳税,只有天知道了。他似乎猜准了主办单位的心思:没有格拉芙参赛,比赛将黯然失色。他似乎也猜准了当地税务部门的心思:格拉芙可以4年不交税单,然后再一次性补交700万马克,虽然比应交的数目少了好几百万,但对于布吕尔这一个小城来说,也算满足了。老格拉芙就是这样不顾明星女儿的名声,肆意地践踏法律,到头来也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这是教训之二。
格拉芙今年26岁了,可是,她球艺的提高与心理的成熟程度不成比例。她在事业上、心理上过分地依赖父亲,把有关比赛的商务谈判全部交给父亲。毋庸置疑,格拉芙的主要精力都在打球上。但是,她也是在税单上签字的,而德国税务部门对签字人有一个要求:“如实申报,不昧良心。”德国舆论不免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此长时间的逃税,格拉芙真的全然不知?倘若知道而不据实申报,格拉芙本人也是难辞其咎的。最近,格拉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承认,她“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对财务方面的事情不闻不问。这样的认识是否太肤浅,明星应自觉地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置于亲情之上。这是教训之三。
德国舆论在反省这起案件时还提到了税务主管部门。格拉芙虽然4年不交税单,但最后总算交了一大笔。据称,这笔收入,使格拉芙所在小城布吕尔解决了一半的投资预算。税务部门也许将这位明星当作“财神”,网开一面,收个“大概齐”,也就罢了。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坑害了国家,也坑害了明星本人。
“坦途不戒,骥可蹶。”家长、社会要爱护明星,明星更须学会自爱。这该是格拉芙事件教给所有明星、明星家长和关怀明星的人们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