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甲A锻造国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8
第8版(体育)
专栏:甲A点评

  甲A锻造国奥
本报记者汪大昭
甲A联赛第九轮,国奥队球员完成奥运会外围赛初战的任务,回归母队登场。跟前一阵子的足协杯赛一比,有没有国奥队球员在场,情况的确不一样。
这一轮,北京国安队周宁和杨晨、上海申花队申思、辽宁队庄毅、广州太阳神队彭伟军各入一球,谢晖、于根伟、肖坚、曲圣卿等也有良好表现。对一些甲A球队来说,国奥小将已成为主教练用兵排阵的重要棋子,不是兵卒,而是车马炮。
不过,国奥战将并非整齐划一。青岛海牛队在场上有王灏、陈刚、范学伟、纪玉杰等4名入选过国奥队的球员,不能说输给北京国安队4个球全是他们的责任,但与冲在前面的老将矫春本、汤乐普相比,到底还是功夫不济。
国家级足球队由长年集训变成按比赛需要而短训,这种适应国际潮流的体制改革利大于弊。只有经过甲级联赛熔炉煅造的合格球员,才能成为中国足球的代表,去承担冲出亚洲的重任。在这个意义上说,联赛就是试金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