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听古槐诉说——访冉庄地道战遗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0
第4版(要闻)
专栏:访读者想知的地方

  听古槐诉说——访冉庄地道战遗址
本报记者何伟
从保定驱车南行一小时,影片《地道战》里讲述的那个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即在眼前。
位于河北清苑县境内的冉庄地道战遗址,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日的日渐临近,冀中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又热闹起来。
村口那棵悬钟的老槐树,枝叶已经枯朽,躯干依然挺立,像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诉说当年。村里健在的老民兵只剩下17位,领着客人看展室、钻地道,是他们晚年乐此不疲的兴事。
我们弓着腰,沿曲折的地道摸索前进,指挥部、储粮室、路标以及陷阱依稀可辨。饶有趣味的是,这条36公里长、能藏能打的“地下长城”的出入口机关巧设,炉灶、风箱、马槽、夹壁墙,无不给人意外的惊奇。
还让我们惊奇的是,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风剥雨蚀,分散在家家户户的地道战遗址保护得完好如初,真不知倾注了冉庄群众多少心血。1961年,冉庄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村外规划了新的村址。然而冉庄人又悄悄搬了回来,他们宁可不盖新房、不走新街,也要守护在浸透着血与火的故里。地道和地道战、昨天和今天,已成为冉庄人生活中不可分离的内容。79岁的李恒魁一遇上探寻历史的陌生人,眯缝的眼睛顿时闪亮,手头多急的活也舍得撂下;残疾退伍军人张德林晚年的乐事就是拄着拐棍在纪念馆前溜达,讲他一次歼灭12个日伪军的故事;当年的妇救会主任张景芝老人一提起打鬼子、送军粮就激动得泪花晶莹,拉着你的手说个没完。
对昨日烽烟怀有特殊情感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他叫浅尾公平,是当年“扫荡”冉庄的侵华日军中的一员。那天,年届79岁的他随着游人、携着孙子悄悄来到冉庄。他怀着无限愧疚向冉庄人深深鞠上一躬:我有罪,我是向中国人民请罪来了。
“宁绕黑风口,不在冉庄行。”烙在浅尾公平心中的这句顺口溜,正是当年飞机大炮装备的“皇军”对冉庄“土八路”的恐惧写照。后来被战史学家誉为游击战奇观的地道战的烽火究竟是怎样点燃的?
村里老民兵回忆,地道起初叫地洞、菜窖、蛤蟆蹲,鬼子来扫荡,逃不走的群众,就势藏进去。这种洞很危险,有的鬼子进村后,手持二寸粗细的铁棍东敲西打,听到回声,防身洞便成了“死洞”。定县发生的地道惨案,就是因为没有出口,800多名避难群众,被日军的毒瓦斯所害。
如何有效地保存自己,成为坚持平原抗战的关键。从地道到地道战,凝结着我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伟力。改进后的地道,最早出现在蠡县。那时,冀中分区内部有过争议。有人认为挖地道被动挨打,是退却路线、逃跑主义,时任蠡县县委书记因此丢了职务。
冀中军分区政委程子华带领工作组驻村调查,钻了最好的和最差的地道,得出结论: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坚持抗战,地道战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效形式。
从此,地道如星火燎原,在冀中布下天罗地网。若问究竟修筑了多长的地道,实难统计,不过说几乎村村有地道,恐不为过。冉庄地道,则是其中的典范。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正如《地道战》展现的,改进后的地道不仅有出口,而且延伸到村外,还增加了防火、防毒、防水、防封等功能。
“如今的高家庄不是从前了。”房顶、地面、地下组成立体工事,沿村、街巷、院内形成连环阵地。锅炕暗设中军帐,窖洞兼通八路兵。难怪驻守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哀叹:这种被动挨打却不能还手的战斗,从未遇到过。
据不完全统计,冉庄“土八路”利用地道同日伪作战72次,杀伤敌人2100余名,而我无一牺牲,创下二战史上辉煌的战例。
这段交织着血与火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这几年,曾有几十个日本观光团到过这里。今年1月,冉庄又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30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参观凭吊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着那威武不屈、同仇敌忾的民族魂魄。而作为历史见证的老槐树,已被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成了永久的革命传统的讲解员。
(附图片)
图为村口报警的大槐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