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升华青春——华中农大、湖北农院大学生支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升华青春
——华中农大、湖北农院大学生支农纪实
段功伟
皮肤晒得和农民一样黑,动作和农民一样老练,汗淌得和农民一样多——见到这些大学生时,他们几乎和农民一样了。
但农民说:“他们怎会跟我们一样?他们有知识,一来就把棉铃虫给制住了,真是神了!”
棉铃虫是近年北方棉花大减产的罪魁祸首,在冀鲁豫棉区甚至到了“除电线竿外什么都吃”的地步。为此,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农学院今年组织学生到冀鲁豫三省无偿支农,主要是推广武大汪涛教授发明的生物农药BT—7216菌剂,消灭棉铃虫。
7月20日,笔者在前望堤村找到了几位正在检查虫情的同学,我们聊了起来。
“在这儿不习惯吧?”
“是。因为我们都是南方人,可这儿老吃面食,吃不惯,不过现在好了。”
县政协主席补充道:“有一次下雨,他们连着几天吃苦菜,我们真过意不去。”他越说越动情:“前些日子,帮农民割麦,人人手都起泡了,要是在家里,父母肯定不让干这些,现在他们却到这里受苦,我们都很感动”。
今年两个学校参加支农服务的学生共有60人,分布在冀鲁豫的巨鹿、临清、南乐等8个县。难得的是,在巨鹿还有三位女生,也住在农村,天天化验全县送去的样品,忙得不亦乐乎。
陈正安,一个典型的南方小伙,当我问他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时,他的回答很有点村长味:“主要是因为这儿需要我们,化学农药农民是用怕了,棉铃虫的抗药性使它失效和污染环境不说,单是中毒每年都要死不少人,人们一背上喷雾器就像战士拿枪上战场,所以我觉得有责任推广安全有效的生物农药,而BT—7216是目前较好的一种,但农民用惯了化学农药,不信它,真没办法。”
他说他刚到景县时,跟大伙儿讲BT—7216的好处,没人信。于是他认真施药,与化学农药对比,请农民参观。棉农们服了,纷纷要求用BT—7216。
同学们都是这样由“冷”而“热”起来的,最后甚至被农民“抢”了起来。今年7月10日,巨鹿县西郭城请刘志勇、陈志强两位同学去指导用药,被邻村知道了,沿途的棉农们都一大早赶着小毛驴来“围追堵截”。7月17日,董营乡请在堤村乡支农的同学指导,还不到一天,村长就急了,连打三个电话催同学们回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