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巴以分歧症结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2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以分歧症结何在
本报记者刘水明
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今天凌晨在塔巴结束了为期4天的会谈,就第二阶段巴勒斯坦自治达成了部分协议。
巴以主要领导人如此夜以继日地长时间会谈,在巴以和谈中尚属首次,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巴以都有继续沿着和平道路走下去的决心;二是巴以和平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每个阶段都障碍重重。
阿拉法特和佩雷斯会谈虽取得了积极成果,但还有不少分歧尚未消除,有的分歧依然严重,其中最关键的分歧是“安全安排”问题。以色列担心,倘若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巴人聚居城镇,巴警力无力控制局势,危及犹太移民,因而坚持西岸大部分地区的安全责任仍由以承担,特别是定居点周围和城乡结合部的治安只能由以负责;以强调它的军队不从希布伦撤出,是因为有400名犹太移民住在该市中心,其生命财产需要保护;西岸所有交通干线都要设置以军岗哨,是因为每天来往的两万个犹太人随时可能遭到袭击;西岸的地下水资源、高压电网都是犹太移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战略物资和设施必须由以单独统一管理……
多少世纪以来,犹太民族横遭迫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是饱受蹂躏;以色列幅员狭小,地处动乱区域,虽然国强民富,但立国40余年却无宁日,它最关心维护自己的安全,似乎情有可原。可是,由于以色列人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形成了一种过敏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给以巴谈判带来了消极影响,譬如,以色列以“安全”为由,提出的一些方案,往往以削弱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来保障自己的安全。而以色列的“安全需要”又只能由以方说了算,并且要与实施双方签署的协议挂钩。以色列国内的反和谈势力则利用个别袭击事件,大做“安全文章”,把和平与安全完全对立起来,试图维持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现状。
如今,阿拉法特已多次正式表示,巴方理解以方的“安全需要”,并采取了某些实际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矛盾主要方面和握有更多主动权的以色列有必要适时改变它的安全观念,以使巴以和平进程顺利发展。
当然,在“安全安排”分歧的背后,还涉及“主权”之争,这是巴以分歧的实质所在。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利用巴自治谈判转入第二阶段之机,争取获得更多具有“主权象征意义”的东西,为下一步立国奠定基础。因为收回失地,恢复主权,是巴勒斯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而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限制巴方的权力,并继续监控要害部门,是他们现行的谈判方针。以色列至今仍重申约旦河西岸不存在“主权分配”,只有“事务性权力共享”。这表明,即使约旦河西岸实现了巴勒斯坦自治,但距离巴勒斯坦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本报开罗8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