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灿烂明珠”不应沉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2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灿烂明珠”不应沉没
本报记者杨柏青
很早就听人说过,内蒙古自治区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草原有一支牧民文艺表演队。该表演队以其极具草原风韵和浓烈生活气息的艺术表演,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88年,文化部还授以“草原文化的灿烂明珠”称号。
7月5日,记者参加报社组织的“五区新气象”大型采访活动,来到内蒙古,来到伊克昭盟,来到鄂托克旗一个叫苏米图的苏木,参观了这个表演队的住地。记者走进苏米图文化站,看见农业部、文化部、国家民委等部门颁发的一面面锦旗、一个个奖杯,仿佛步入了一个喜庆、吉祥的境界。但当文化站站长查汉东告知,该表演队早在一年前就已解散时,记者的心头如同浇上了一瓢凉水,那份沮丧是如此地难以言表。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地处毛乌素沙漠北部边缘,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人口4912人,年人均收入498元。客观地讲,这里的自然条件还不算太差,居民的经济状况在牧区还算得上中等偏上。更重要的是,这里处于歌舞之乡鄂尔多斯草原的腹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多少年来,这里成了块妙歌雅舞的“风水宝地”。这里走出的歌星舞星,活跃在旗、盟、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各类舞台上,丰富了热爱草原的观众的梦境,也丰富了祖国民族艺术的殿堂。
1993年,旗里给了苏米图文化站一片碱湖,试图让牧民文艺队通过“经营”这片碱湖赢点利,改善不是十分理想的经济处境。文艺队负责人很快就从银行弄来了5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准备甩开袖子,大干一场。可是,这群牧民的后代,还没有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冲浪”,自己却很快被大浪冲上了礁岩,一点“资本”亦被浪头卷走,剩下的只有失落和遗憾。
5万元的损失,对于一个稍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来说,本来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乡级文化站来说,却构成了致命的威胁。银行来催款了,文艺队也顶不住了。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苏木、文化站、文艺队领导不得不在一种惨痛的现实面前,达成了共识:解散牧民文艺表演队。
就这样,“草原文化的灿烂明珠”沉没了,消失了。
而今,记者漫步在这个昨日还回响着欢声笑语的旧庭院里,仿佛有一种“人面桃花”的感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是一种古人爱情的怅惘,此刻,却如此恰如其分地应和着记者的心境。
5万元人民币,在北京,意味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单位给职工一个月的奖金;在沿海,意味着一个“大款”的几顿便饭;在草原深处,在鄂托克旗,却成了一个很有前途、备受欢迎的文艺表演队的抹不去的痛苦的梦魇。它让记者和许许多多的慕名者,只能走在她们辉煌的废墟上,走在荣誉和骄傲的灰烬里。
回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位酷爱艺术的同行的领导甚至建议,让记者到哪个企业联系上一笔赞助,救活这颗“明珠”。这位领导的好心让记者感动,也让记者的心情更为沉重。记者所想的是,在全内蒙古自治区、全中国,目前尚有多少像苏米图苏木牧民表演队这样的“明珠”,仅仅因为经济窘困,难以生存下去。记者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便救活了一个苏米图表演队,记者能拯救得了全国那么多苏米图表演队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吗?
文化,在一个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仍是一种奢侈品。但文化,毕竟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标尺,毕竟是千千万万崇尚精神者心灵的家园。文化工作者充其量是一个文化的领位员,他们当中尽管也有企业人才涌现,尽管确实应该承担一些社会性经济压力,但毕竟是极小部分。“术业有专攻”,他们的主攻方向,毕竟还是文化的维护,文化的创新,文化的发展。仅仅靠他们来赚钱养活自己,养胖自己,怕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记者认为,全社会的支持才是根本。文化脱离了社会性支持,无异一座孤岛,是很难升腾起灿烂的霞辉的。
在此,记者大声疾呼,全社会在大搞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不要忘了文化,不要让文化成为一个凄凉的角落,不要再让苏米图牧民表演队这样经济弱小、艺术强大的“灿烂明珠”沉没了,消失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