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上海科协重塑科学会堂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2
第8版(文摘)
专栏:

  上海科协重塑科学会堂形象
位于闹市区的上海科学会堂,拒绝商味甚浓的展销会等。上海市科协这一“重塑科学会堂形象”工程引来不少议论——
近几年来,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上海科学会堂全方位向社会开放,各类技工贸洽谈会、展销会蜂拥而来。这么一来,科学会堂变得红红火火,但是有些科学家提出责问:科学会堂究竟姓“商”还是姓“科”?
为此,市科协今年初作出“还科学会堂以科技界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来面目”的决定:由原社会开放型体制转为会员制,科学会堂今后应成为只为其会员服务的非经营性机构;由原自收自支型体制转为收支两条线,通过建立科学会堂专项资金维持其日常运行;科学会堂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职工收入与会堂经济效益脱钩,与服务质量挂钩。
经过半年筹备,上海科学会堂于7月17日起按会员制的机制正式运行,除市科协所属的162个学会、协会、研究会作为其团体基本会员外,上海市的两院院士、科技精英、科技功臣等500多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成为其个人基本会员。科学会堂为会员提供文明、高雅、规范、高效的服务,并实行优惠价格,目前首先实行对团体会员使用会场半价收费、成本用餐、折扣购书等,个人会员除来会堂参加学术活动外,还可随时来会堂休憩或携亲友前来聚会,并按规定同样享受优惠、优质服务。这在全国科协系统还是第一家。
对上海市科协这一重大举措,有些科学家表示赞赏,认为科学会堂恢复了五六十年代的优良传统,这里又成了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科学家联谊活动的好场所。有些科技人员则认为,科学会堂近几年对社会开放的主流是好的,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会堂成了一座桥梁。现在,重塑科学会堂形象,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恐怕难于长期坚持。因为其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能力,光靠上面拨款、社会赞助不是长久之计。其二,科学殿堂倘若失去为科技与经贸结合架设桥梁的功能,岂不成了象牙之塔,它的生命力能有多长?也有一些人士认为,这项举措既然能够出台,自有它的合理性,是耶非耶留待实践检验,现在不要忙着下定论。    
   (7月28日《光明日报》谢军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