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彝乡之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3
第4版(副刊)
专栏:

  彝乡之珠
缪俊杰
先前读过清人王梦楼写的一首描写楚雄(也称鹿城)郊外风景的诗:“边地惊春早,桃花满眼红,晴雾迷北郊,流水淡东风。……”后来又读到郭沫若的“楚威镇远古边城”的诗句,对于滇西彝乡的这座“古边城”是颇有一些向往的。前年到滇西去,来回路经楚雄,都是匆匆而过,对这个被称为“人类摇篮”的元谋人的故乡,仍然是毫无印象。今年春天,正是“桃花满眼红”的时节,为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我又一次来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鹿城。
汽车把我们送到树木葱茏、樱花夹道的雁塔山上,一座绿荫掩映、建筑简朴的庭院里。这时,陪同的朋友说:“楚雄师专到了。”我们走出车门,见一位身宽体胖、满脸堆笑,但行动不太敏捷的长者迎上前,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的教授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我想,这位自然就是师专的校长张毓吉先生了。果然是。
很久没有去过学校,更没有住在学校里。这回到楚雄,我们都希望住在校园里,重温那逝去了多年的甜美的梦。早晨我们登上那含翠欲滴的雁岭,那高高的雁塔,绿草如茵的校园,错落有致的校舍以及蓝湛湛的山顶游泳池,简直是一幅景色优美的风景画,漫步其间,真是清气袭人,赏心悦目。校舍布满整个山头,占地仅160多亩。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医院样样俱全。有位教授风趣地说:这简直是一所“袖珍大学”。
在学术讨论会上,州委书记、州长前来祝贺,他们都赞誉这所学校。边疆的教育比较缓进,这楚雄师专成立17年来,便成了彝乡的一颗明珠。它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校学生中,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回、藏、苗、傈僳、纳西、拉祜、傣、壮、佤、阿昌、德昂等13个少数民族的青年在这里上学。学校是以培养中学教员为目标的,他们是各民族文化的种子,他们在这里吸收了知识的养料,就要回到各民族中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校党委李承先书记告诉我:建校以来,已培养了十六届2914名专科毕业生,还有各类进修学员、学历培训班等共4180名,他们在这里经多方面的培养,拓展了知识,提高了水平,他们回到各自的民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校小住几日,到处都听到师生们对张校长由衷的赞美。我早听人说,张毓吉是滇西乃至整个云南著名的教育家。早年毕业并就教于孔子的故乡山东大学。学业有成,但命运坎坷。为胡风案所累,罹难20余年,铁窗苦度,煤窑役劳,致使身残早衰。所幸其生性开朗旷达,不向命运屈服,度过了艰难岁月。雨过天晴,春临大地。他从煤矿返回教育岗位,出任楚雄一中校长,工作出色,成绩斐然,被擢升为师专校长。他坚持“团结,求实,勤奋,奉献”的办学方针,甚得办学要领。几年间,使师专生机勃勃,面貌一新。昔日的“阶下囚”,今日已在他的头上铺满了光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州人大副主任……但张毓吉仍然道穷依旧,简朴如初。我们要到他家里看看,开始不依,熟悉了便领我们进了他家的院子。他的住房同副教授、老讲师一样的规格,不多一米半分。所不同的是,他除了几架图书,简朴的卧具,没有任何摆设,甚至没有沙发,没有一把像样的椅子。完全是一个穷教员的家当,哪有一点像大学校长的家!只是墙上挂着他的老友张文勋教授赠他的一首诗:“廿载奇冤一梦中,铁窗未损壮心红。伤时何必怜才尽?济世无需怨道穷。濯足清流歌正气,振衣高岭笑苍穹。树人自是千秋业,名播金沙万里风。”这是对一位奋斗在边城的教育家真诚的写照。楚雄师专得此昌隆,与张毓吉先生的高超智慧和办学才能是分不开的。
一所晶莹剔透的“袖珍大学”,一位兢兢业业的大学校长,这是我在楚雄——金沙江畔的鹿城数日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似乎真正领略了这彝乡明珠的风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