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高歌几曲壮国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高歌几曲壮国魂
郭同文
当抗日的烽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的时候,在炮火声中,诞生了声壮中华国魂的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歌》)、《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这是三座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吹响了全民族抗日的号角,“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向前向前”,“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这些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磅礴气势,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抗日的写照,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和人民子弟兵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摧枯拉朽的无敌力量的写照。
这是人民最需要的艺术精品,人民爱听爱唱这样的歌。离歌曲创作五六十年后的今天,人民唱这些歌仍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浑身是劲。从这些歌中,能听到我们民族高歌猛进的脚步声,感受到中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有势不可当的伟力。它们使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振奋、为之鼓舞、为之奋发向前。正因为如此,当首都万名大学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齐声高唱《黄河大合唱》时,“歌声与掌声如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同志热情洋溢地说:“唱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有这样一代又一代继承中华民族革命传统和优良美德的青年,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大有希望,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三支歌的词曲作者都是置身于人民的怀抱,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民族遭受侵略、“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不怕牺牲、历尽艰险,投入了抗日斗争的洪流。一九三五年,《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是在被反动派逮捕前,匆忙把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聂耳在谱曲前,也遭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他从夏衍手中接过歌词说:“作曲交给我,我干!”光未然在写《黄河》词作之前,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的壶口东渡黄河进入抗日根据地,亲临险峡急流与怒涛搏斗,聆听深沉高亢的船夫号子,一九三九年一月在延安写了此作;冼星海于同年三月,在延安土窑里抱病谱写成《黄河大合唱》。公木、郑律成在抗日烽火中深入八路军战士队伍中生活、战斗,在“七七”事变两周年时,创作了著名的《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就是其中之一。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 延安人民不仅用小米养育了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郑律成和诗人光未然、公木等一大批文学艺术工作者,而且还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营养哺育了他们。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创作出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豪放的民族风貌的作品,才产生了《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这样不朽的作品。
今天,我们的人民同样需要咏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亢雄壮的歌曲,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像聂耳、冼星海等人民艺术家那样,投身于时代的洪流,投身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只有像先辈艺术家那样,永远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写出充满时代精神、民族豪情、表现主旋律的壮丽作品,才能让声壮中华国魂的新歌响彻大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