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值得借鉴的“固定零售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7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经济茶座

  值得借鉴的“固定零售价”
大保
几年前,笔者曾在日本逗留半年,对他们商业上普遍实行的一种“固定零售价”制度留下较深的印象。在商店里,占相当大比例的商品,从家用电器,到一般的日用百货以及定型包装的食品、饮料等,均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有售价。它非零售商店所为,而是生产厂家在出厂时就已完成的。这就是说,消费者从任何商店购买同一种商品,其价格都是相同的(当然降价出售的例外)。
这种定价办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可以制止商品销售中的不正当乱涨价行为,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流通环节,保护消费者和制造厂商双方的利益。买这样的商品,消费者自然免除了“货比三家”的奔波之苦,也绝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零售商为了在商品的规定价格内最大程度地获得利润,就会尽量从厂家或厂家的代理批发商处直接进货。
当然,实行这种价格制度需要有产品质量作为基本保证。只有畅销的商品才有资格说:“你零售商不按我定的价格卖,我就不批给你。”倘若某种商品没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那么零售商就不会乐于经营它,你卖低价人家都不买,对这种商品实行限价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而对高质量的产品实行限价,低质、伪劣的商品失去了降价销售的空间优势,就更没有了存身之地。因此,固定零售价制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商品之间的公平竞争。
不久前,笔者在国内一家超级市场惊奇地发现,一种相当畅销的香皂其包装上也明显地标明了“建议销售价格”。但大约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所以只能“建议”。而这家商场虽然以“平价”自诩却未理睬厂家的“建议”,仍高于建议价出售。这家香皂厂的大胆“建议”虽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但这种趋势表明,一些生产优质产品的厂家已经意识到运用限价手段保护自身利益。
近年来,各级政府花了相当大的气力抑制通货膨胀,特别是对一些人民生活必需的商品实行了限价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笔者以为,在这方面,日本对部分商品中实行的“固定零售价格”制度,是值得借鉴的。应当说,实行这种机制,关键是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前提(比如原材料的价格不稳定,商品的售价就难以固定),而它对经济环境的长期稳定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在,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收到了实效,也就是说,为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固定零售价格的尝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了更有效地平抑物价和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否可以在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盐、食油、糖、牛奶、小包装的粮食、食品以及洗涤剂等商品中试行一下“固定零售价”呢?相信会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欢迎。关键是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上的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