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漫忆黄土岭之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19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漫忆黄土岭之战
魏巍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电视剧《黄土岭1939》与大家见面了。这对于当年浴血抗战的敌后军民和牺牲的烈士们,是一个很好的纪念。片子拍得很好,生动地再现了这场有名的战斗,当年参加此次战斗的同志,看了都很高兴。
1939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时期。仅在晋察冀边区,就打了很多胜仗。刚进入11月,雁宿崖、黄土岭之战又揭幕了。此战共歼日军第二混成旅团1500余人,特别是击毙了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使日本朝野震惊,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叹。
这些胜利的战斗,是在一块光荣的土地上进行的。当年华北广大国土沦陷敌手,日军于攻陷平津、石家庄、太原之后,继续南下。形势是相当危险的。此时,聂荣臻带了不足3000人的兵力,接受了开展华北游击战争的任务,留在了五台山。由于他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政策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终于在并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敌人的腹心地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这块根据地,后来被党中央称誉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在这里,不仅有强大的子弟兵团,富有活力的游击队,而且在政权建设、经济工作、文化教育、群众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有出人意外的发展。尤其是根据地活跃的民主生活和普遍选举,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因此,从大后方来参观的民主人士和外国朋友们称赞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新中国的雏形,或者是新中国的摇篮。在这样的土地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是偶然的。
黄土岭之战,最初是由一份极为精确的情报引发的。这份情报的当事人,最近两年才去世。我曾两次到涞源城探望过他。他名叫冀诚,本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看去貌不惊人,个子也不高,面黄肌瘦,甚至有点孱弱。他受组织之命,最初扮作卖花生的小贩,接近日本兵,取得信任,混进了日军的情报部门,当了一名杂役。一天,他发现涞源城增加了600余名日军,并且索要牲口和民夫,就知道要“扫荡”了。同时他在日本队长的桌子上发现了一份路线图。冀诚就很快把这个情报经由我方情报站,转到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军手中。
这时,杨司令员正在军区参加组织工作会议。聂司令员和彭真、贺龙等领导同志都在会议上。他们看了这份情报,都很赞成歼灭这支孤军深入的敌人。杨成武立即离开会场,策马奔赴白石口一带勘查地形。在白石山东侧的深山峡谷中选择了一处理想的伏击阵地。这是北起三岔口,中经雁宿崖,南达张家坟整整十里长的一条深沟。两侧高峰耸立,中间一道溪水,两山相距不过数十米,真是险恶之极。作为伏击阵地,真是再好没有的了。当年诗人田间,曾有一首诗题杨成武将军,诗篇说:“拙将取花,/未取先夸;/名将取花,/马上取花!”即记载此事。
果然,数日后,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三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共600余人,即被我军的三个主力团紧紧地包围在这座死谷之中。在我猝然猛烈的打击下,日军伤亡过半。但当时的日军,还是很有些战斗力的,他们随后占领了雁宿崖村以南的两座高地,作困兽之斗。于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就展开了。当时的我军,尤其是一团,许多连排干部还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长期养成了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仅仅几小时,这个辻村大队就在弥漫的硝烟中被埋葬了。当时我作为老一团的一个青年干部,对此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辻村大队的全军覆没,使驻张家口的阿部规秀中将老羞成怒。于是他亲自率队出征了。他在银坊镇整整烧了一天房子,以发泄自己的怒气。但是,他也很快又陷入我军的包围。在几天的狼奔豕突中,不仅付出了大量伤亡,连他本人这条老命也葬送在仅有一两户人家的山坡上了。这是当年的一团团长陈正湘指挥迫击炮连将其击毙的。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黄土岭之战距今已有56个年头了。抚今追昔,这既是反法西斯人民欢庆胜利的日子,也应该是日本政府深刻反省,承认侵略罪行,向受害各国人民坦诚道歉的好机会。哪知日本国会却通过了一个十分不像样的“决议”,理所当然地引起东南亚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愤慨和不满。对此,中国人民不能不引起自己的警惕。
几年前,我曾到雁宿崖、黄土岭等旧战场寻访旧踪。也曾到阿部丧命的上庄子那个独家小院小坐片刻。据房东大嫂说,阿部规秀当年就坐在她的小屋里迎门的地方,面前摆了一个小炕桌进行指挥,一颗炮弹落在院内,飞起的碎片就把他的肚子炸烂了。雁宿崖村的老乡说,尽管战争已过去了50多年,村前的溪水,仍有时把侵略者的骸骨冲出来。对于侵略者来说,也许这是一种无言的警告吧!
由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剧《黄土岭1939》,以艺术的笔触,全面真实地将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这一页搬上了荧屏。拍摄现场是在当年的战场,使用的道具大都是当年抗战的战利品。该剧场面宏大,悲壮惨烈,故事跌宕起伏。日军“三光”政策的残忍和“武士道”精神的愚昧,八路军战士的英雄壮举,通过一个个画面,展现得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优秀艺术品。
(附图片)
图为剧照:杨成武将军在指挥战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