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不倦的“征鸿”——记新闻教育家温济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1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不倦的“征鸿”
——记新闻教育家温济泽
王永红
7月,一个闷热的上午,当代中国出版社正举行温济泽《征鸿片羽集》一书出版座谈会。白发萧然、面容清癯的温济泽老人坐在一群业已年过半百的学生们中间,听到学生们用深情的语调拾掇起当年师生间的零星往事,用景仰的言词赞誉老师的道德文章时,老人不能掩饰起伏的心潮,泪湿衣衫。在人生和革命的征途上,如一只鸿雁般苦苦飞奔了这么多年,温老的确可告慰平生: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自己都未曾放弃追求真知、研究问题的一贯作风。
温济泽参加革命已有66个年头。在不断变换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担任领导之职,还是处于被误解的人生低潮,他都是非常主动地去钻研业务。这从他发表文章所涉及的宽广领域就可以看出:从论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到提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从研究哲学到研究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科普工作实践到对科普学的探索,从新闻工作实践到对新闻学、广播学、电视学的研究和思考,以及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探讨,对青年问题的关注等。
也许有的内容难免论述得较为粗疏,但由于回答了实际问题,温老的文章确确实实影响了当时的青年。温济泽在建国初曾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并兼任全国科普协会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为刊物写一些科学小品,编写过《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人和自然的斗争》等几本小册子。数学家陈景润后来告诉温老,自己能走上科研的道路,这些科学小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位彝家的娃子告诉温老,当年只念过小学二年级的他,翻着字典读完了温老那本《鲁迅和他教导青年的话》,这本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
老人的经历如一部书般厚重,“九·一八”事件、“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延安整风运动、党的对外广播事业的创建,作为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温济泽始终以一种学者般谨严的态度对待历史。
首先是不忘历史,温济泽主编了10卷本《革命烈士传》和14卷的《瞿秋白文集》,并筹办和主编《中华英烈》杂志,要让现在的人们记住那些为新中国的诞生抛洒了最后一滴血的先烈们。
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忘”则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位老院长曾和温老一起在学院任教,一些资料表明党的广播事业创办于1940年,而不是原来认为的1946年。大家去征求温老的意见,温老没有因为自己曾在1946年从事延安口头广播宣传就断然否定这个观点,而是非常赞成依据历史修正看法。
今年81岁高龄的温老仍不“安分”。他说:作为一名行政领导干部,我已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的职位上离休;但作为一名学者,永没有离休的时候,哪怕鸿雁只剩下片片稀疏的羽毛,依旧会往前振翅飞翔。怀揣一颗澄净淡泊的心,无怪乎整日伏案劳作的温老仍精神矍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