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朱墨淋漓气如虹——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1
第11版(文化)
专栏:

  朱墨淋漓气如虹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虹
马汝爰
“太多的书,太少的时间。”朱虹有这样一件T恤,图案是一个人怀抱一大摞书。
这好像是她生活的写照:读书、教书、编书、写书、译书,60余年的生命时空对朱虹来说首先是一个书的世界。
朱虹看书,有一种别样的眼光。朱光潜先生曾称朱虹对作品“有既稳妥而又肯冒险的鉴赏力”。七八十年代之交,在《名作欣赏》等杂志上,朱虹是以她对英美文学独具慧眼的解读而赢得读者的。那时,年轻的读者正面对解冻后潮水般涌进的外国经典文学既激动又彷徨。
“一个文学上的奥德赛”,朱虹曾经这样被介绍给哈佛师生。1991年和1992年,在美国学术重镇哈佛大学,她应邀为哈佛暑期班开设一门课——维多利亚小说。在这个诞生了爱默生、梭罗等大作家的校园里,怎么来了一个东方人讲授英文小说?当哈佛校报记者怀着好奇心采访她时,才发现,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不但是朱虹孤独的少年时代的精神避难所,也是她一生中的最爱。朱虹的学术人生也的确像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那样历经家庭变故和世事沧桑。作为一个女性,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除了一般的家务,她还必须自己动手为一家老小做衣裤、絮棉袄、把女儿的花衫拆开染黑给儿子做衣……“拖不垮累不死”的她还咬着牙做学问。她把时间分成一二三等:完整的时段,她用来看书写文章;各种事务之间的缝隙,她用来打草稿;排队买东西或精力不济时,就看杂志或抄卡片。不能看书写字时,也“不让耳朵浪费”,她的法文就是利用上下班等车乘车的时间过了听力关……
只要能写能读,就是她对生活的最高要求。近十年来,她在美国出版了《中国西部小说》等四部英译作品,通过蓝登书屋所属的出版社,把中国作家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尽管物质收获只是若干样书,却享有巨大的精神满足——她,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学者,单枪匹马闯进了美国的主流出版社,译著受到了《纽约时报书评》、《华盛顿邮报》、《巴黎评论》等权威媒介的瞩目。
前两年,朱虹应邀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开设“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讲座(为了挽留她,校方一再提出要给她终生教授的职位,可她志不在此)。她不但在课堂上把一位位中国女作家介绍给异国他乡的青年学子,一本翻译小说集《恬静的白色》还把她们带到更多的读者面前。
“80年代开始,我试图用女性的视角来读书。”朱虹这样读书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她看来,在许多女作家并不以爱情、婚姻等为主题的小说中,那些突破传统审美规范的类型(如卧病在床的陆文婷),表现了女作家们在探索新手法、打破旧模式上自觉或不自觉的革命。
10年前,朱虹说过:“外国文学研究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要靠‘文革’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应该多为他们做点事,把他们尽快推到前面去。”怀着这样的信念,朱虹在七八十年代为奖掖后进花费了大量心力。她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主任多年,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科片成员。如今,当年的研究生们都已经挑起大梁,朱虹则功成身退,埋首译事。“我最喜欢的还是翻译。”现在退休了,有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何况,中国人已经有许多了解外国文学的途径,而外界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却很不够。最近,她组织翻译的中国女作家散文选《花的节日》已经付梓,不过,这回是由译林出版社在中国出版。
(朱虹照片为刘凯旋摄)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