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不懈的追求——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力创名牌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1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懈的追求
——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力创名牌记事
崔东旺王洁赵志文
近几年,我国服装业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去年底,该公司在国内几家大报上刊登“宣战”广告,该公司生产的“仕奇”牌服装公开向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海外品牌提出质量挑战,承诺“同等质量、价格我低,同等价格、质量我高。”此举引起强烈反响。
    创自己的牌子
“青松”1988年创建,中、日、港三方联合投资445万美元,设计规模年产20万套(件)服装,产品50%出口。开始,少数人满足现状:有精良的进口设备,有外方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青松”只要老老实实搞加工就能安稳过日子,如果凑巧再挂上个世界名牌,那更前途无忧了。
总经理葛健心怀大志。这位28岁的年轻人认为,我们民族工业最大的弱点是缺少名牌产品。他在大小会议上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合资仍要自立,用人家的牌子,经济效益再好,也永远是人家的附庸。他告诉职工,面向市场建立适应竞争的企业机制,努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创造一流的品牌应是“青松”追求的最高目标。
“青松”创建时,上层管理人员没有一个是科班搞服装的,职工大多是20岁左右的职高学生,别说创一流产品,就是做一般的西服还捉襟见肘呢。“青松”聘请了40多名日本专家在关键岗位进行技术、工艺指导和把关。班上学技术,班下学日语,职工抓紧一切机会向专家请教。
为使职工尽快掌握技术,学习外方的敬业精神,了解市场信息,当时只有500多人的“青松”,几年间先后派60多名职工到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强化训练。“青松”人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顶班,而且越干越好。日方要求必须在3秒钟内给打眼机换完线,职工刘美丽第一次因紧张竟用了5分钟!然而,刘美丽苦练钻研,搞了革新,结果换线的速度大大低于3秒钟。连日本的好手都要向她请教。李进萍在绷缝这道工序上,创下了实习所在厂的最高纪录。
为创名牌,该公司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他们把西服流水线划分为390多道工序,精细程度创造了西装生产的世界之最。一套西装要经过25道关口检验,一套西装光用线就有16种之多。钉扣子考虑须耐磨而用纯涤纶线,码边要用涤棉线,绷缝要用纯棉线。“仕奇”就是靠高超的品质迅速打入苛求质量的日本市场,并且获得了高档西装中1%的市场占有率。几年间,他们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出口服装无一例索赔。
    “青松”人不轻松
生产流水线是连续作业,一环套一环,稍有疏忽便要影响下道工序乃至全车间的生产。名牌产品不允许有任何瑕疵,今年25岁的许婧在检验这道工序上整整干了8年。为不放过一个疵点、色差,她不仅要把每件衣服铺在案子上看,还要把衣服拎起来转着看。刚进厂时两只眼睛都是1.5,现在一只是1.0,一只是0.9。每天下班都感到头晕目眩,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方能恢复正常。许婧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认为这是在给争创名牌添砖加瓦。入厂至今她从未迟到早退,没请过一天假。
生产部经理韩炜对记者讲,“青松”人回到家里都是老大。这并非因“青松”名气大,效益好,“青松”职工爱摆谱,仅仅因为8小时集中精力的劳动,已令他们精疲力尽。让他们从事家务劳动,本人不能,家人不忍。有的职工住在远离公司十几公里的郊区,可每天都能按时上下班。逢天气不好,早晨五六点钟就得向公司赶。因种种原因“打的”来上班的并非个别。他们图什么?得奖金、怕罚款并非是全部答案。工人说,流水线不能缺人,一个组要有俩人缺员,干脆就得停工。为了保证质量、保证出口日期,他们只能这样做。总经理助理蒿慧敏则说,苦和甜是辩证统一的,要创名牌八十一难都得经受。
向世界名牌“宣战”后,“青松”人既自豪又感压力,以前是暗中使劲,现在是公开叫板;以前是创国内名牌,现在是创世界名牌。公司告诉职工,“宣战”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搞“假大空”。不少职工对记者讲,“宣战”与其说是对世界名牌的挑战,毋宁说是对自己的挑战。现在,为使质量更上一层楼,在过去原有的自检互检制之外,公司又新施行了质量连坐制,即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质量没有实行有效监督,两道工序一起处罚。另外,与评选先进相呼应,在每个车间、小组评选质量最差者,目的是找出薄弱环节攻克死角,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仕奇”发出了挑战,做出了在价格质量上的种种许诺,这是引人瞩目的事实。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马洪指出的:“‘仕奇’的挑战预示着一个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经济现象的出现,表明了中国企业在经历了市场竞争的洗礼之后,品牌意识的新觉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