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工农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2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工农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詹武
近年来,农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问题的症结是:在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驱使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往往从农业向效益高的二、三产业转移的“非农化”日益发展。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上述趋势必须扭转。因为:首先,农业生产滞后将使农产品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推动物价继续上涨。其次,农业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将会影响到2000年主要农产品上新台阶战略计划、农民和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现,制约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最后,城乡间、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将导致大批农民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导致贫富悬殊,整个经济社会严重失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上述趋势能够扭转。因为,上述趋势的产生,固然由于客观上农业是属于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风险大的弱质基础产业,但更主要的是主观上农业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政策保护,农业本身的现代化水平又远远落后于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在国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并得到认真贯彻和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条件下,就能够使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使农业的比较效益得到提高。这已被实践所反复证明。
改革头6年,就是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较好时期。一是国家增大了对农业投资的比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78年达10.6%,1984年还达6.21%。二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明显缩小,1978—1983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104%,而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只上升5%。三是工农业协调发展。按新口径计算,6年中全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55%,为1比1.26。四是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由1978年1比2.4缩小为1984年1比1.7。
近几年来,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江苏省经济工作的一大特色。他们的体会是:“多年来整个经济发展快而平稳,最大优势就是农业的基础较厚实。正由于农业持续稳产高产和多种经营迅猛发展,才有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二、三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又反哺农业,促进了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辽宁省近几年来大力振兴农业,做到了粮油副食品自给有余,农民收入有了大的提高,出现了农业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振的良好局面,使得城乡功能的两条腿结实、稳健、协调地摆动起来。中西部地区的江西、新疆等省区也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如新疆1994年工业增长9.9%,农业也增长9.1%。尤其棉花生产取得突出成就,1994年棉花产量占全国近1/5,仅此一项就增收几十亿元,带动工业和经济全面发展。以上各省的经验说明,沿海发达地区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并非必然萎缩下降,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发达地区的发达产业。同样,农业也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只有农业上去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有坚实基础。同时,近期来有许多地方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不少主要依靠发展农业达到小康收入水平的市、县、乡、村和农户,如苏南吴县和苏北大丰县。欠发达地区的山东聊城地区对103个小康收入村的调查,发现主要靠二、三产业致富的只有14.8%,主要靠种植粮棉致富的占45%,主要靠粮棉瓜菜综合经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致富的占25.5%。江西九江市郊对28个小康收入村的调查,发现主要靠二、三产业致富的只占46%,而滨湖棉油型占43%,山区林果型占7%,粮区多种经营型占4%。
工农业必须保持合理比例,协调发展,这是被建国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绝不能违反。什么时候农业增长快,农业与工业发展速度保持合理比例(一般为1比2—2.5以内),整个经济发展就顺利,什么时候农业出了问题,工农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全局就被动,甚至被迫进行大调整。这方面的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进入90年代后,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徘徊。1992—1994年农业和工业又出现比例严重失调,连续保持在1比5以上。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近两年来中央召开了三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表现。
统一认识是认真落实的前提。中央关于加强农业的某些决策和措施,在一些地方落实得不够好,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
(1)“眼前政绩”论。一些同志对中央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往往是“千言万语,说说而已”,他们并没有把财力和领导精力真正投到农业上。在他们认为,如果依靠农业,不仅不能完成上级要求的高产值、高速度,反而会背上财政补贴包袱,远不如抓开发区、上项目、招商引资出政绩,有名有利。有的甚至挤占大片农田搞开发区,挪用农产品收购资金上项目。结果,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更滞后,工业的高产值、高速度也难持久。现在,中央决定实行省、市长“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明确规定“检查经济工作,首先看农业和农村经济搞得如何。如果米袋子、菜篮子抓不上去,农民收入不能增加,工业速度再快,城市搞得再漂亮,也不能算是合格的领导”。这一措施必将促使越来越多的地方工作同志真正认清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意义而认真贯彻落实。
(2)“市场自发”论。一些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应该“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有利,就干什么。如果政府干预了,就是回到旧体制去了。其实,这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对农业都实行宏观干预和保护,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何况,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更不能没有宏观调控和保护。
(3)“三化”论。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三化”论,就其对落实党中央加强农业政策的关系来说,值得商榷:一是表述问题。提出“三化”口号的原意可能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积极地发展农村工业,积极地建设小城镇,积极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需要的二、三产业转移,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适当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但是,如果用“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来表述,那就不确切了。何谓“化”?“化”者乃“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那就意味着要使农业劳动力都去搞二、三产业,要使农业都化为非农产业,要使农村化为只有工业的城市。这样,显然就不是在强化农业的基础上来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和城市了。二是如何对待工农业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问题。工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农业快速发展为前提。因而也就存在着一个是否真想发展工业的问题。毛主席说过:如果你真想发展工业,那你就要去优先发展农业。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你真想发展城市,那你就要去优先繁荣农村经济。而“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口号,只反映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和城市的愿望,不反映工农业和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客观规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