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西藏三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1
第12版(副刊)
专栏:

  西藏三题
王宗仁
那曲镇
我初识那曲镇正是那年的深冬。它像一只脱掉羽毛的山鸡,抖抖索索地蜷缩在藏北高原的牦牛群里,连那张被冽风吹皱了的脸都不给我露出。沿街的两排帐房是行乞牧人的家,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被挤得越发地狭窄、昏暗。
乞儿的呻吟是一种比寒风更冷的声音。
那曲镇,尽管它当时是竭尽全力拥抱我,但它那冰凉的背影在我脑海里存放了几十年。
街口,冬天的黑云在天空翻滚,正孕育着带来春讯的雪。
遥远的已经遥远,那个阴霾的日子早就被揭过去了。那曲镇,今天我扑进它的怀抱,觉得满世界都那么豁亮、明快。新屋、新路、新树,还有仿佛镀了釉彩似的牧人的脸上,到处都流淌着阳光的小溪。太阳再不属于头人和贵族私有,它是普天下所有人的光源。
一群穿氆氇藏袍的姑娘,在新长出的一栋二层住宅楼下挥舞着亮亮的镰刀。田野,沉甸甸的青稞熟透了!
    尼玛堆今昔
西藏的路边到处都有耀眼的尼玛堆——石块垒起的山堆,五彩的经幡在石堆上随风飘响。
这声音传得很远。 
尼玛堆站在历史的深处,千百年来,一次次醒来,一次次死去,它始终是藏家祈求山神护佑、降福的神座。然而,圣洁并不是它唯一的色彩,石堆里曾滋生出流血的故事。
那是我军进藏途中一个冷风瑟瑟的黄昏,躲在石堆后面的匪徒,射出了罪恶的子弹,一位年轻的士兵倒在了血泊中……
站在寺庙门口的老喇嘛目睹了发生的一切。当晚,他披着夜幕把战士的尸体悄悄地掩埋。
新坟旁筑起了一座尼玛堆,经幡中有一面手绢般大的、鲜艳的八一军旗……
这是一个长满格桑花的地方。
这是一个残缺与永恒并存的地方。
如今,老喇嘛早已下世,每年给尼玛堆挂军旗的是他的第三代弟子。
    伞树
云在脚下,鹰在脚下,高高的雪山顶上士兵在站哨。
太阳的火轮烤着哨兵的脊背,月亮的纤手擦着他脸颊上的汗珠。为了保卫祖国芬芳的生活,他情愿在这远山僻壤献出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
山有情,水有意,一棵绿葱葱的伞树撑在哨位上。每日每夜,每年每月,它伴着战士站岗。严冬挡雪霜,深秋隔暴雨,盛夏遮炎阳,春来堵飞沙。伞树用它那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哨兵隐蔽得严严实实,只在枝间叶缝里射出一道警惕的目光……
伞树不是随意长,本是藏民精心栽。
三年前,藏村的一伙年轻牧民把一棵雪松送到哨位上。雪松最知军民情,竟然长成了一把伞状的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