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山谷流泉石刻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1
第12版(副刊)
专栏:

  山谷流泉石刻记
钱启贤
安徽潜山县雄奇灵秀的天柱山南麓,有个风景秀丽的小山镇野人寨。这里的山光水色,宛若一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寨前,碧波清澈的潜水缓缓流过;背后,重峦叠翠,千岭突兀,苍松翠竹,笼罩群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的缘故,每值夏秋,夜晚七八点钟时,就有清凉柔爽的风由西徐徐吹来,令人感到十分舒适,这风直到翌日清晨6点方息。人们管这叫西风送凉,别有滋味。
一条约400米长的溪流,亲吻着山脚,一年四季溪水潺潺,泉水丁冬。溪畔植绿柳翠竹红枫。这条山溪便是有名的“山谷流泉”。夏日在这里小憩,浓荫下听泉声蝉鸣,心旷神怡,如入画境。溪边峡谷两侧悬崖耸立,洞穴幽深,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比较完好的摩崖石刻约400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也许是这片秀山丽水太诱惑人了吧,这里曾诞生过长篇爱情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滋养过三国时的绝代佳人大乔与小乔;更有得天独厚的古南岳天柱山。
唐朝以来,不少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都爱在这里留迹,赋诗遣兴。在山谷流泉的涧壁上,哪怕是一块小小盘石,都刻满历代名人诗文。在石牛古洞的上方石壁上,有一块笔迹清晰、苍劲有力的石刻,为唐朝宝历年间李德修所题,很是珍贵。
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当年在舒州(今潜山)任通判时,公务之余,常来山谷流泉读书作诗,他还在溪边用石头建了一座读书亭。他的书法也极精美,一块大青石上他留有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欲徘徊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可见他对这一片青山绿水的眷恋。这幅石刻临水而立,奔流的溪水映照着字迹,字迹在澄碧溪水里跳动,好像每个字都鲜活了起来,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大文学家黄庭坚诗文奇绝,并擅长书法,号称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此留下了题为“青牛篇”的石刻:“郁郁窈窈天宫宅,诸峰排霄帘不隔……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出山谷。”黄庭坚酷爱山谷流泉,自号黄山谷,并命名泉边一水潭为“摩围”,自称摩围老人。传说他喜欢坐在泉边的石牛上,让大画家李公麟为他画像,这让人想象到当年黄山谷的潇洒浪漫和不拘小节。东坡居士在石头上也有题诗:“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明代安庆地方官胡缵宗题写的“山谷”两个大字及清代皖江地方官张楷刻写的“香嵓”二字,均笔力千钧,显示出书法艺术的不凡功力。
我想,野人寨的山谷流泉固然以她绮丽的山光水色引来历代名流,但她十分便利的交通(陆路有贯通中国南北的大驿道,可行车马;水路有长江黄金水道,可从潜水流入长江口,逆潜水行船直达野人寨等),也为山谷流泉拓展成文化胜地提供了优越条件。
悠悠千古情。这些摩崖石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有的在溪底日夜被溪水冲洗,但字迹依然清晰,笔力可鉴,并没有因千年的风雨剥蚀和溪水冲刷而失去它的光辉。我国悠久而辉煌的民族文化之不朽也可以此为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