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三丘田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05
第2版()
专栏:

三丘田的故事
李守宜
今年,湖北浠水县胡家井湾的稻谷丰收了。在总结丰收经验的时候,人们都谈起了三丘田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在名叫“井湾垅”的地方,上下共有三丘垅田。
上头一丘四石五斗的田,是单干农民周正续的。这丘田一直挨到正月底才揭板。插秧时,只下了两担底肥,还比别人迟插了五天。别人在薅田施追肥,他却只上了三斤硫酸錏就算事。以后,上下田里的秧棵都长得很好,只有他这丘田的秧棵长得稀稀的,颜色黄得使人看不上眼。别人劝他施追肥,他总是若无其事地回答:“追么事!往年还不是这样。”到收割时,四石五斗的田只打了一石八斗谷子,秧荪也没有蓄起来。
中间一丘四石的田,是江炳君互助组副组长胡为春的。本来今年他的一般的田都是丰产,每亩田产量平均达到了八百斤;可是,这丘田反而减了产。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年,胡为春为了争“高额丰产”,和本乡支部书记王雨青的互助组比赛,就决定把这四石田特别留出来作“丰产田”。他尽量往这块田里下肥料,光底肥下了塘泥二百六十担,棉饼一百一十斤。肥料简直把田都铺黑了。到了薅头道田时,他施了五斤石膏,薅二道时,又追了十斤硫酸錏。这时候秧棵长得密,人站在田岸上望不见水。过路的人看了都称羡。到了薅三道的时候,丛密的秧棵已经长得伸不进脚了,可是,胡为春想起了“高额丰产”的事,就放心不下,又加上区里工作同志的盲目鼓励,促使他把家里存的八十斤草木灰又上到田里。
本来,这丘田的肥料已经够多,秧棵还没有把它吸收完;现在,再加肥料,秧棵就受不住了,到六月中旬,稻穗还没有出齐,就全部倒伏了。胡为春虽然着急地把田里的水放了,但因稻谷的部叶长得太厚,太阳透射不进去,落了一场连阴雨,里面的一层谷还是都浸烂生了芽。
割谷时,草头倒很多,就是谷子打得少,四石田只打了二石谷,而瘪壳却有四、五担。因为头谷兜子烂了,秧荪也长不起来。胡为春后悔地说:“原来多施肥是为了比赛丰产,那知肥料上得不适当,反而比输了!”
下面一丘五石六斗的田,是互助组员胡为四的“枫树丘”。今年,这丘田得到了丰产。往年,胡为四没有参加互助组时,这丘田的庄稼老是长得不好。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丘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他也是用的“胜利籼”稻种,跟胡为春一天插的秧。在薅一、二道田时,田里的秧棵已经长得很好,这时他根据秧棵生长情况,只追了五十斤菜饼和八斤灰粪。到薅三道田时就没有追肥了。六月底,稻谷结实勾头的时候,他就把水放出,让它多受太阳照晒。他割谷也及时,避免了损失。这丘田除已打了六石八斗头谷外,还可以打一石八斗秧荪,比去年增了产。
三丘田的故事,使胡家井湾的农民从铁的事实中得到了启示:要想种好庄稼,多打粮食,就要把肥料下得合适,既不能把肥料下少了,又不能下得过多。现在,胡为春和周正续也明白这番道理了,胡为春激动地说:“来年要记住这个教训,好好拿定主意,只有看田下肥料,才能多打粮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