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八十二勇士浴血杀敌——济南军区某团“刘老庄连”寻访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5
第3版(专页)
专栏:记住这段历史?

  八十二勇士浴血杀敌
——济南军区某团“刘老庄连”寻访记
张振江陶爱兵
八一前夕,笔者从黄河尾闾顺流直上,在伏牛山下的豫西地区采访了涌现过82名抗日勇士的英雄集体——济南军区某团四连。
四连,也叫刘老庄连。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3月,连队在淮海老区刘老庄掩护我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转移时,与日军激战,全连82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重新组建的四连,被新四军三师七旅命名为“刘老庄连”,刘老庄战斗也成为在我军战史上与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和阳明堡战斗齐名的光辉战例。那是1943年3月18日拂晓,侵华日寇王牌军六十五师团的3000余名步、骑、炮兵,在师团长川岛的带领下,从江苏淮阴城开出,朝刘老庄扑过来,企图袭击淮海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
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位指战员奉命在刘老庄牵制、阻击日军。
走在前面的30多名鬼子尖兵进入伏击圈时,受到四连出其不意的射击,一个个应声倒地。后面的鬼子见势不妙,抱头鼠窜。这场伏击战,四连无一伤亡。
敌人清醒过来后,立即从四面八方向四连阵地迂回过来,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四连轻重机枪一起开火,进攻的敌人大乱。连长白思才一声令下,战士们跃出战壕,端起刺刀,不到10分钟,敌人便全成了刀下鬼。日军的第2次冲锋以惨败结束。
对敌人实施反击后,四连的弹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李云鹏指导员和连长商量后,立即号召干部战士到敌人死尸上去“验收”弹药。最先站出来响应号召的是一排长,这位老红军战士带领突击小组,边挖沟边接近敌人的尸体。敌人发觉四连的意图后,拚命射击,突击小组冒着弹雨,把所有前沿阵地敌人尸体上的子弹取了回来。不幸的是,我们这位老红军战士光荣牺牲了。这也是这次战斗中最先牺牲的一位同志、一名干部。
随后,敌人又发起了第3次、第4次、第5次冲锋,每次都抛下死尸惨败而回。战斗中,连长白思才被弹片炸伤,一只手失去了活动能力,仍指挥战斗。指导员李云鹏也负了伤。经过一整天的战斗,全连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战士了,没有负伤的同志,饭未吃一口,水未喝一滴,子弹也快用光了。
这时,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上来。当敌人接近阵地后,四连的机枪首先开火,敌人一批批应声倒下。不久,子弹打光了,敌人重新冲了上来,白思才和李云鹏一声呐喊:“同志们!冲上去,杀——!”在一片愤怒的喊杀声中,全连战士跃出战壕,冲向敌人。刀光闪处,只听得敌人鬼一样的嚎叫声。可是,终因敌我力量悬殊,82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刘老庄的乡亲们含着悲痛的泪水掩埋了烈士,在墓碑旁栽下了象征82勇士英魂经年不息的青松。重新组建的四连,成了威名远扬的“刘老庄连”。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连队一直保持82人的特殊编制。
岁月的风风雨雨可以冲淡人们许多记忆,82勇士的英勇精神却一直激发“刘老庄连”官兵苦练杀敌本领,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坚强卫士。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