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卢沟晓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5
第3版(专页)
专栏:记住这段历史?

  卢沟晓月
江曲
东方人是富于“画意诗情”的,对于优美的自然环境惯喜欢赋以梦幻般的感觉。譬如卢沟桥在欧美人的眼中是精致的建筑,而由中国人看来,便会想起离别,想起“拂水飘绵送行色”,想起“杨柳岸晓风残月”了。“残月”就是“晓月”,所以御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字有无限的“画意诗情”。
可是梦幻的感觉终于给现实击碎,就在这样“画意诗情”的地方,侵略者丢下了爆炸弹,燃起了中日两国的火药库,展开了民族抗战的序幕。中国人不再耽美于如霜的月色了,鲜红的血已经把黑色的大地染红了。
七月七日的深夜,天空是那样黯淡: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就在卢沟桥那个地方,日兵向我们二十九军开枪挑衅。他以为中国人还是柔弱的可怜虫,他以为“不抵抗”还是中国军人的教条,谁知守土的将士回答他的是倔强的姿态,“予打击者以打击”是由英勇的二十九军首先实践了。“抗战”,这是每个士兵的意志,也是每个下级军官的意志,将士的意志汇合了民众的愿望,构成不可摧毁的铁的阵线,把一切苟安妥协的汉奸理论彻底肃清。
虽然,有少数军政领袖在抗战的开始依旧表示动摇,但全体民众将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用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热血换取民族的光荣。
现在平津沦陷了,少数人和平的幻梦也醒了。今后只有一条路——动员全国的民力、财力、兵力,发动全面的抗战,驱逐敌人,收复失地。我们不能再让那些和平论者有置喙的余地,我们应该鲜明地昭示:谁反对抗战谁就是汉奸,对付汉奸就只有用“人人得而诛之”的手段。同时我们确信:只有“抗战”才能得到真实的和平,“不抵抗”的和平是屈辱,屈辱的和平便是投降。
卢沟桥跟着故都落在敌人手里,那里是烽火满天,望着“晓月”,不再有“画意诗情”了。“卢沟晓月”成为敌人的天下,我们用不着感伤。因为优美的自然环境已变做屠场,我们只有用战士的血花创造崭新的中华。
在抗战胜利的一天,我们要把御题的“卢沟晓月”换上血腥的纪念碑。
“晓月”象征民心的洁白,象征从黑暗到光明,这正是“啮血盟誓”的地方。
就让“卢沟桥事件”做新的萨拉奇伏的炸弹吧!现在是被压迫者抬头的时候了,是中华民族怒吼的时候了!我们要把“画意诗情”换成“同仇敌忾”,要把独夫题的“卢沟晓月”换成千万战士的血腥的纪念碑。
血腥的纪念碑也就是民族复兴的纪念碑啊!
注:“萨拉奇伏(今译萨拉热窝)的炸弹”,指的是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的事件。这个事件成了德、奥、意等“同盟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