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一个日本宪兵的忏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6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一个日本宪兵的忏悔
段心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北大营打响第一枪,揭开又一场侵华战争的罪恶序幕。就在这一年,一个叫土屋芳雄的日本青年应征入伍,被编入“满洲独立守备队”,后来到宪兵队,逮捕、审讯、屠杀了大批中国人,在东北大地上留下许许多多罪恶的足迹。1945年日本投降,他理所当然地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
1956年,土屋芳雄被释放回到日本,他在日本参加了“中国归还者联合会”,先后出版发行4本书:《半生的悔悟》、《我对侵略中国的悔悟与谢罪》、《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访中谢罪记录》,还在各家报刊发表忏悔、谢罪的文章73篇。他这样写道:“我当时还没有考虑到人生的尊严,只把野心凝固在效忠天皇上,对成百上千善良的中国人民无端地逮捕,非人道地审讯,野蛮地杀害,是人间不应有的鬼畜行为……”
他还和其他人一起,自费到日本各大城市组织报告会,并亲自演讲,向国民介绍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行,讲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到的苦难,蒙受的巨大损失。
当年被他逮捕、审讯、判刑的抗日青年刘长青解放后已成为作家,在日本进行学术交流时发表了《我在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活动》一文,被日本法政大学西田胜研究所搜集在《从地球的一点出发》一书中,土屋芳雄从书中知道刘长青还健在,便远渡重洋,来到沈阳,登门谢罪,一边叩头,一边道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来之际,他自己设计、自己提供资料——照片、图书、录音、录像70件,搞了一个内容丰富、很有说服力的《日本侵华展览》,送给辽宁省近代史博物馆,展出后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赶来观看。
他还甘心作桥,沟通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
事实证明:土屋芳雄确是放下了屠刀,变成了“佛”。但是,从手持屠刀到立功赎罪之间,是什么东西沟通的?
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不得不举起白旗的时候,土屋芳雄作为战犯进入了我们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了使“人性”尽快回归,我们的战犯管理所为战犯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反思环境。土屋芳雄白天翻阅他原以为是“功绩”、今天成为罪证的照片、录音,晚上扪心自问自答。中国母亲思念儿子的泪水,孩子呼唤爸爸的惨叫,年轻人不待结婚就走了的悲剧,才华被毁灭的惨祸,一直纠缠着他,头脑中像有一窝蜂,出出进进,蜇得他神经疼。他自问:“你有母亲、儿子吗?”自答:“有,他们都健在。”自问:“你想他们吗?”自答:“想,恨不得马上飞到他们身边。”自问:“你养个儿子眼看大学毕业却被杀害啦是啥滋味?”自答:“我恨杀人者,要和他们拚命。”他越想越感到自己罪行严重,对不起中国人民,写出自己的悔过书:“在我手下被害的中国人太多了,想起当时我鬼畜般的姿态,悔悟之心情满怀。我这个宪兵使无辜的中国人民受到如此苦难,深深地向受害者赔罪。”
抚顺战犯管理所还把受害者的起诉书交给他看。王鸿恩年迈的母亲在起诉书中这样写道:“土屋把我这个寡妇的独生儿子逮捕投狱,由于惨酷拷打,儿子出狱就死了,是土屋杀害了我的儿子,要求政府给讨回这血债。”他看后不寒而栗,有这些母亲指控,他自认为死刑已定。可宽厚的中国人民见他有悔改之意,不但给他一条生路,而且送他回国。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要用一生的行动洗刷自己的罪行。他一再表示:“不管国家是什么态度,我亲手犯下的罪行,除了自己谢罪,别人是代替不了的。”他在给作家刘长青的信中写道:“中国人民在抗日救国战争中如何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之事,日本人还是不大了解的,请你今后继续写抗日战争的经历,使那些至今尚未承认那次战争是侵略战争的人汲取教训。我也将继续通过我的经历,揭露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错误,促其认罪。”
(作者单位:本报辽宁记者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