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假稻种事件引起强烈反响农业部长称决不熟视无睹农业部和本报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近日将赶赴皖、湘等地调查事实真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6
第2版(要闻)
专栏:假种事件追踪报道

  假稻种事件引起强烈反响
农业部长称决不熟视无睹
农业部和本报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近日将赶赴皖、湘等地调查事实真相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记者周泓洋、彭俊报道:本报25日二版发表的题为《汝城假种坑农 岳西万亩绝收》的报道,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强烈反响。农业部部长刘江表示:对此事决不能熟视无睹,要一查到底。农业部立即作出决定,与本报组成联合调查组,近日将赶赴安徽、湖南等地进行调查。
刘江今天一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后,立即批示:“看了《汝城假种坑农 岳西万亩绝收》这篇报道以后,实在令人气愤,我部一直倡导‘心系九亿农民’,面对这种坑农事件,我们农业部一定不能熟视无睹,一定要配合人民日报就此事一抓到底,查清事实,严肃处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加速种子产业化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江作完批示之后,随后又召开了由农业司、科技质量标准司、全国种子总站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决定立刻派出有关人员,与本报记者一起组成联合调查组,由全国种子总站站长王克平带队,赶赴安徽、湖南等地进行详细调查。
农业部针对去年制种基地受灾、今年“两杂”种子供应可能偏紧的形势及时采取了措施,陆续发出《关于加强“两杂”种子收购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4个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确保今年生产用种。6月13日,农业部又将今春发生的假劣种子大案向全国通报,并通过新闻界给予全面曝光。目前,农业部正在实施的种子产业化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屡禁不止的假种子问题,促使我国种子行业从选种、培育、繁殖到推广、经营等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特大假稻种事件的肇事者、湖南汝城县三江口边境特区农林牧种源公司的经理祝和笑仍然下落不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