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7阅读
  • 0回复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2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8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2周年
吴志渊
     一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已经破灭,不久,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关于落脚地的问题,中央召开了八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变动了七次。过了雪山草地,在甘肃哈达堡,找到一张国民党报纸,发现陕北有红军,但尚不确实。行军到通渭县榜罗镇,司令部进驻一所高小学校,该校有几份报刊,完全证实陕北有红军,而且有根据地。随即召开连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决定到陕北去。由此到彼,约800多里,我们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主动打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旗镇,进入了西北根据地。毛主席用湖南一句土语:“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来形容西北根据地的重大政治意义。这是西北根据地对党和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大贡献。
从此之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一连13个春秋。延安是总后方、是司令部。由于他们的英明领导,我党我军在各个主要方面,均取得迅速发展。到解放战争开始的1946年7月,有如下大的发展:
(一)从陕甘宁一个根据地,发展了18个,成为19个根据地。
(二)南方各个根据地的红军,相继陆续到达陕北,他们和西北红军共计也只是四五万人马的武装力量,发展到了120万小米加步枪式的人民军队。
(三)共产党员队伍,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把白区党也搞光了。当时地方党员和红军党员,共计4万左右,到七大时,已经发展到121万。
(四)解放区的人口,由陕甘宁原有的150万人,发展到1亿人。
(五)解放区由原陕甘宁根据地仅有的13万平方公里,发展到100万平方公里。
以上五个数字,可以说明这是我们建党以来,凝聚起最大的基本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光荣最得力的时期。
因此,解放战争,从1946年7月开始,和国民党蒋介石打了一年多的时间,打破了他的全面进攻,被迫进行山东、陕北亦称东西两点进攻。毛主席作了3个月和8个月的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于1947年10月10日,在陕北佳县神泉堡,由毛主席亲笔撰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亦称双十宣言。指出“整个敌我形势,和一年前比较,已经起了基本上的变化。”并发出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290页)这个伟大口号的提出,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胜券已经操在我手。
当年12月25—28日,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指出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从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又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打倒蒋介石的军事战略战术,业已全盘奠定。当然,从此之后,还打了一大段时间的大仗和恶仗。而三大战役和其他许多几个战役,那是打法问题和时间问题而已。结果,战争打了3年多,歼灭国民党军队800万、土匪200万,中国革命胜利了。这个伟大胜利的基础是在西北根据地的陕北奠定的。
其次,党中央机关和大批党政军民学人员的粮食,是陕北广大人民群众勒紧裤带供应的。有一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召集陕北各县县长开会,研究征粮工作(当时公粮不付钱),不料雷电把延川县代理县长打死了。消息传出之后,一位农民说:“雷公打死毛泽东”。公安系统要抓这个人,毛主席说你们抓他干什么?他说得对,表明公粮太重了,老百姓受不了。而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政策指导下,军队以及各个机关、学校,大搞生产运动,由之而出现了许多劳动英雄和南泥湾精神,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陕北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政军民学等4万脱产人员(1939年的统计数字)的供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有伟大贡献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二
1926年7月,蒋介石指挥的北伐战争开始,在苏联帮助和中共参与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在此关键时刻,他的反动本质暴露了,于1927年“四一二”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紧接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这是国民党蒋介石第一次叛变革命。从此之后,造成中国十年内战,削弱国力。日本法西斯乘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民族矛盾已经上升到第一位。而蒋介石却不抗日,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继续剿共。
1935年10月,蒋氏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张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来到西北剿共,不料三战三败,感到:蒋介石消灭异己之心,昭然若揭。现在我若剿共,正中蒋某“以敌攻敌”之计。又感“如其剿共损失,不如抗日覆没。”毛主席于1935年12月25日,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统一战线政策。随即相应成立了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和西北抗日救国会,加大了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做抗日救国的工作,张学良将军深受感动。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当日,张学良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吾等为了中华民族抗日利益,不顾一切,今已将蒋等扣留,兄等有何高见,速复。”(《毛泽东年谱》上卷620页)
12月13日,毛主席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毛主席首先发言:“这次事变是革命的,是抗日反卖国贼的,它的行动,它的纲领,都有积极意义。”(同卷621页)随派周恩来等同志去西安,根据党中央的方针,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解决问题。由此,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打倒日本法西斯,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桩大事。
    三
王明“左”倾路线的领导,除导致军事失败外,把白区的共产党也搞光了,它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1942年开始毛主席在延安领导全党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澄清和纠正了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以及右倾的错误。当然,时间最长的王明“左”倾路线,不在例外。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欣幸地指出:“我党经过了自己的各种成功和挫折,终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第一次达到了现在这样高度的巩固和统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972页)这是我党的党建和路线的关键问题。
    四
延安是培育革命干部的大熔炉。延安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大、女大、陕公、鲁艺、医大、民族学院、自然科学院……,培育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干部。曾经有个新闻记者说:延安每个窑洞里都装着几颗炮弹,将来出去爆炸,是了不起的。爱国华侨陈嘉庚,曾到延安,经过考察,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结论。不错,曾经一个时代,中央的主席、总理、各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将军元帅以及各行各业许许多多同志,不少是从延安出去的。但是,当时的延安生活很苦,毛主席曾经风趣地对抗大学员们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延安以及各根据地的人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为什么?由于他们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延安军民才能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粉碎了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克服千难万险,坚持敌后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五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13年,也是对西北根据地的人民和干部培养教育和锻炼的过程。没有毛主席的培育,西北根据地哪有这么多为革命事业而工作的干部?同时,也要怀念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对西北根据地初期创建的努力。我们西北根据地的人民和干部,应自尊自重自爱,自我提高素质,团结一致,发扬延安精神,为西北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而奋斗!
(附图片)
193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的合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