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税包公”韩聚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9
第2版(经济)
专栏:

  “税包公”韩聚星
马进生贺华奇郝建省
在河北省邯郸市税务系统,提起武安市国税局局长韩聚星的名字,人们都肃然起敬,称他是“税包公”。
税包公的绰号由来已久。
那是1984年的事,韩聚星刚刚从乡党委书记的职位上调任武安县(后县改市)税务局局长。主持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违旨抗上”。当时,政府委托某职能部门出台了一个振兴武安经济的大纲。大纲要求税务部门对新办企业一律实行3—5年的免税,新开市场不征税、贫困山区不征税等等,韩聚星拿着这个文件与国家税法相对照,发现其中不少条款相悖。于是他先找到了市长,哪知市长听不进去,反过来对老韩说:“出了事我和你一块蹲大狱。”韩聚星不灰心,第二次上门找市长,这次他反客为主,来了硬的:把预先写好的辞呈和大盖帽一起甩到市长办公桌上,理直气壮地说:“市长,您下达的文件我不能奉行,既然你不听中央的,我何必听你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市政府收回了成命。市长还聘请韩聚星为政府税法顾问。
1989年6月,税管员发现了一个煤窑主有重大偷税嫌疑,如果查下去可能会牵扯一些领导干部,经办人员请示韩局长是查还是不查。韩聚星毫不含糊地说:“咱人民税官怎能吃杏专捡软的捏呢,就是要敢于碰硬。”结果不出所料,一个领导出面干预了,要求停止查办。韩聚星顶着压力带领有关人员穷追不舍,最后挖出了一个偷税36.2万元的大蛀虫。据不完全统计,韩聚星12年来办案18起,为国家挽回税款1200多万元。
韩聚星的三弟从小跟着他长大,多次求哥哥给找个铁饭碗都落了空,为了谋生跑起矿石和铁精粉的经营,于是弟兄俩构成纳税人和征税者的关系,为了杜绝局属各所给他的弟弟开方便之门,他把弟弟的帐号和业务网点都列出清单,公布各所,让大家监督。有个所在接到清单前曾对其弟稍有照顾,事后请示韩聚星是不是下不为例,韩聚星来到这个所,眼看着把弟弟的税率由3%补征到6.27%。
今年正月,韩聚星举家团聚,席间大伙向他开炮,说他当税官12年,亲戚朋友谁也没沾他什么光。韩聚星并不示弱,回敬众人道:“谁嫌我不办事,死后别哭我。”韩聚星在领导岗位上,洁身自律,率先垂范,赢得了铁税官的赞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