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我的家乡戏——桄桄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29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文化采风录

  我的家乡戏——桄桄剧
刘兰鹏
巴山环护其南,苍莽而雄健;汉江流经其北,蜿蜒而宏大。我的家乡南郑县地处秦巴汉水间,那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勤劳的父老乡亲,也养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战国时就有其名。因长期受楚汉文化的影响,秀丽的山川孕育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诸如山歌民谣,传说故事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民间艺术在流传中发扬光大。而在家乡的艺术星群中,还要数汉调桄桄剧。她土生土长,纯属优良的地方品种。
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年我没有看过桄桄剧了,但对桄桄剧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过程略知一二。汉调桄桄剧又叫汉中梆子戏,是陕西省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更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其唱念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群众语言为基础,采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桄桄的响亮乐曲。它始于元代,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融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了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的剧种。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泼辣、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它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淳朴大方的性格特征,深受陕南人民喜爱。
汉调桄桄的鼎盛时期,约在19世纪中末叶。自光绪年间起,汉中一带有40多个专业桄桄班社,演出活动遍及陕南、川北、鄂北、陇东等地。民国20年(1931)后,各班社大多迫于生计而停散,境内仅有同乐、协和两个班社,亦流落异乡演出。解放后,政府组织人力挖掘出大小桄桄剧目723个,整理绘制脸谱200多幅。50年代,经政府批准成立南郑桄桄剧团,“文革”受冲击,到70年代恢复原名,专演汉调桄桄,保护传统稀有剧种,先后招生多人。至此,专演这一稀有剧种的仅南郑剧团一家。
久违了,家乡的桄桄剧。探亲期间,我专门去看了一场演出。一阵阵亲切悦耳的曲调扑面而来,一种特殊的情感充溢我的心间。桄桄剧以它云一般的缠绵,水一般的甜美,山一样的刚烈,土一般的纯朴,火一般的激情,在感染着观众。在这种感染的氛围中让人感知出这剧种顽强的生命力。陕西北有秦腔,南有桄桄剧,二者遥相呼应,所以,只有陕南人才能深入其唱腔之间,体味其乡土的氛围。一阵阵掌声打断我的沉思。揉着眼睛,我猛然发现台上的演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初生牛犊。问邻座的乡亲,他眉飞色舞地告知:这几年,家乡财力好了,食足衣丰,桄桄剧青春勃发,县剧团招收40多名新秀。我很兴奋,汉调桄桄已是后继有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