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战斗在华中敌后——陈丕显回顾抗战岁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2
第2版(要闻)
专栏:

  战斗在华中敌后
——陈丕显回顾抗战岁月
新华社记者贾永周志方
编者按:《战斗在华中敌后》是陈丕显同志生前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访问记。今天本报刊登此文,以表示对陈丕显同志的深切悼念。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陈丕显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过中共苏中区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等重要领导职务,在大江南北领导解放区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搏斗了整8年。
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我们访问了这位老红军战士。谁成想,这竟成了陈老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战争的伟力在民众之中。”陈丕显动情地说:“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党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陈丕显回忆说,他是1940年7月离开苏南踏上苏北的。当时苏北地区既是控制日军沿江进出的重要侧翼,又是连接我新四军、八路军的重要纽带。苏北局面一旦打开,向南可以与江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直接威胁设在南京的日本侵略军总部和汪伪政府;向北向西可以与山东、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连接。控制苏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打开苏北的抗战局面,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反复分析敌顽我三方斗争形势,确定迅速东进黄桥,开辟泰兴、靖江、南通、如皋地区。陈丕显当时作为支前工作的负责人,随新四军军长陈毅及指挥部机关,参加了这次不平凡的进军。
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对新四军的发展十分害怕,百般阻挠,调集主力向黄桥大举进犯。新四军一面呼吁和平,一面奋起自卫,于是打响了著名的黄桥决战。
谈到黄桥决战,陈丕显对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结下的血肉情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东西不过5里路长的黄桥镇,有7000居民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有3000多热血青年参加了主力部队或地方武装。决战前夕,男女老少都从早到晚忙于支前准备活动。黄桥镇上60多户烧饼店不分昼夜为战士们准备干粮。黄桥烧饼的佳话流传开来,成为党和人民血肉深情的象征。
1940年10月4日拂晓,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决战前的寂静。枪弹、迫击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多处民房着火。从支前委员会出来,一路上看见群众挑着饭菜、烧饼、汤水向着激战中的东门送去。人民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光着膀子冲上去与敌人拚刺刀。7000新四军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天的激烈战斗,歼敌1.1万人,保卫了抗日阵地。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创建和发展,我党在江都、靖江等14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整个苏中根据地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成为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根据地与日伪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隔江相望,被敌人视为“心腹大患”。日军和汪伪政府动用上万兵力反复进行“扫荡”、“清剿”,都被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粉碎了。于是,敌人狗急跳墙,出动重兵,进行更为残酷的所谓“清乡”。
自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苏中军民展开了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反清乡斗争。当时敌人从江南运来500多万根毛竹,用3个月时间筑起一道长两三百里的竹篱笆,妄图靠这道封锁线隔开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根据地人民出动10多万人次,拆毁、焚烧了这道竹篱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壮举。
人民的铜墙铁壁彻底摧垮了敌人的竹篱笆。在根据地军民的英勇奋战下,反清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944年春,苏中军民在粟裕等同志的领导下打响了著名的车桥战役。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共歼灭日军465人,伪军483人。车桥战役是抗战以来我军在华中歼敌最多的一次,被称为“华中6年抗战以来的创举”。
8年奋战,终于赢来了胜利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回忆起这个胜利的日子,陈丕显心情激动不已。他说,8年间,我们新四军从江南到江北,从几千人发展到30万正规军、80万民兵,威震敌胆,屹立在华中敌后,活跃在平原湖荡,出没在崇山峻岭,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迎来了胜利。
陈丕显同志说:全国解放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抗战中同过生死的苏中人民。我总是一有机会就重返苏中,寻访那些支援过我们的父老乡亲,凭吊那些为抗战献身的先烈们。当乡亲们依旧亲昵地称呼我“阿丕老陈”时,当乡亲们一再叮嘱“不要忘记我们,常常来看看我们”时,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多好的人民啊,我们共产党人始终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