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人民是我们为政的出发点——虞城县县委书记夏林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人民是我们为政的出发点
——虞城县县委书记夏林一席谈
本报记者戴鹏
夏林,39岁,研究生毕业,历任河南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长、民权县委副书记、商丘市市长、商丘地委宣传部长,1994年1月任虞城县委书记。
人民群众总喜欢把我们称作“父母官”,实际上,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人民乃为官者父母。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决定了我们与人民的关系,也决定了我们为政的基本出发点。
视人民为父母,为人民而掌权,关键的一条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人民群众是最朴实的,也最通情达理,你了解了他,他才能接受你,你实实在在地给群众办事,群众就真心实意地拥护你。记得我到商丘市不久,一位老大娘给我送了一份特殊礼品,打开一看,非酒非烟,而是一包干死的蚊子,这主要反映道北解放河污染严重,蚊蝇滋生,危害人民健康的问题。我立即召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并八次亲赴工地督促检查,同时组织强有力的队伍对解放河进行改造,周围的群众听说后,欢欣鼓舞,自觉参战。短短两个月时间,解放河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疾苦解决了,党和人民的关系也就密切了。
我们为人民而掌权,但同时不能忽视依靠人民掌权。共产党为政,说到底,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为政的基本法宝。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在民权县挂职时,我主抓县城改造工作。当时工程量很大,资金严重不足,财政又拿不出钱来,怎么办?我们对全县人民进行了广泛发动,结果形成了全县范围的捐资热潮。每天,男女老少来指挥部捐资的络绎不绝,一位小学生把平常舍不得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用背心包着,冒雨送到指挥部,连姓名也没留下。一位90岁的老太太,让儿子用架子车拉着她跑了几十里地,把自己过生日的钱亲自送到我手中,甚至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也打着红旗,排着队来到指挥部送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此情此景,我深为感动,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和可贵。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思想空了,就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汲取智慧;工作难了,就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解决问题;遇到顺境,就多听听群众的真实呼声,不使自己的头脑发热;遇到逆境,就到群众家坐坐,坚定自己的工作信念。这个习惯帮我解决了不少工作中的难题。
群众是可亲可敬的,群众中也有落后的一面。作为一名领导,我们不仅需要依靠群众,更要经常注意引导群众前进,因为我们是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嘛。1994年初,组织上派我到贫困县虞城任职,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沉甸甸的。作为全省最落后的县份之一,虞城的落后是明显的,但问题的症结在思想观念上,于是,我带领一班人下乡入厂,进村串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拿出了“一城四区十基地”的总体规划,拿出了“基础年、发展年、跳跃年”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以及新的工作运行机制。从治乱入手,从民营经济突破,以新的工作思路很快统一了全县人民的思想,稳定了局势,在大灾之年遏制了经济连年下滑的趋势。目前,虞城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开始进入了地区先进行列。
十几年的为政生涯使我认识到:忧民则政通,欺民则得祸,人民永远是我们为政的出发点,坚持了它,就能保持我们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较快地打开工作局面,并和人民结下深厚的感情。我离开民权县时,不少人冒着寒风相送。离开商丘市时,很多群众依依不舍。作为一名地方领导人,还有比这种认可更珍贵的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