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两块田的小麦长得不一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08
第2版()
专栏:

两块田的小麦长得不一样
本报记者 吕建中
河南温县马庄村北大路边并摆着两块小麦田,一块田里的麦苗长的肥壮结实,一块田里的麦苗长的黄瘦枯萎。
同样土质,同样品种,为什么两块田的小麦长的不一样?过路的人们总想追究一下原因。
原来那块肥壮结实的麦田是互助组组长马九宵种的。他的经验是:“囤粮放账,不如买粪往地里上。”去年收完麦,他卖给国家四百斤小麦,收罢秋,又和全组的人,按照合同用四千斤谷子和玉米,到供销合作社换回来肥料和生活资料,另外还修了水井,贷了水车。去年种麦,厩肥、骨粉、草木灰施的很足,还用豆饼做追肥,同时又浇了水。
今年一月,他的互助组又扩大成合作社,生产条件更优越了,小麦返青的时候,再追施一次过磷酸钙,浇一次水,麦苗长得十分肥壮。
另外一块麦田是单干户郭南种的。他放着粮食,不买肥,种十多亩麦,劳力又不足,小麦少肥缺水,耕作粗糙,麦苗长的又黄又瘦,好像有病的人一样。
四月中旬突然降了一场大霜,马九宵种的麦子抗灾力强,加上合作社“兵强马壮”,水车辘轳呼啦啦地浇水,再追施一次硫酸錏,小麦很快就救活了。结果每亩收五百斤。郭南的麦子抗不住霜,麦苗慢慢地枯萎了,浇水吧,人手不足,又没有水车。过了不久落了一场雨,小麦发了新芽,结果每亩只收一百一十斤。
今年种麦,郭南的态度不一样了,合作社密植,他就密植,合作社打浇水畦,他也打浇水畦,到了合作社砌新井,添水车,他又连忙要求入上了一股。
现在马庄的农民们都明白了,要增产粮食,就得组织起来,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技术,有了粮食就得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工业建设,让工人多制造水车和肥田粉。
郭南在事实面前,也开始想到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