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联合收割机的“热”与“冷”——关于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的思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4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联合收割机的“热”与“冷”
——关于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的思索
中国农机化报记者梅成建本报记者潘承凡
上篇:集体的机子为何无动于衷
在今年轰轰烈烈的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大合唱中,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参加易地麦收的联合收割机基本上属个体所有,集体所有的极少。河北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中,集体所有占15—20%,可参加易地麦收的联合收割机中98%以上为个体所有;山东省集体所有的联合收割机约占保有量的一半,外出者寥寥。桓台县农机部门组织跨区作业的31台联合收割机中,集体机子只有两台!
尽管联合收割机易地麦收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吸引了很多农民参加到“新麦客”大军中来,可集体的机子却都无动于衷,“藏在深闺”不出来。当成千上万台个体所有的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西进东征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却有大量的集体联合收割机闲置在那里,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思。
据了解,集体的收割机不愿外出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认为集体的机子就应该为当地农民服务,只要能完成集体社区范围内的收获作业即可。出去后回不来,割了别人的麦子,误了自己的田,既违背了当初集体购机的初衷,群众也会有意见,没有哪个干部愿意冒这样的险。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联合收割机本来就是用以工补农资金购置的,以避免在麦收大忙季节因工人回家割麦导致乡企停产。二是害怕出故障。由于使用、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联合收割机的故障较多,可靠性较差,即使出得去回得来,但谁也不能保证不出故障。坏在路上或者外地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麦收急如火,到时候农民就会冲干部嚷嚷。三是分配机制不合理,机手积极性不高。外出作业,十分辛苦。烈日炎炎,灰尘滚滚,麦芒乱飞,工作时间又长,集体的机手与个体机手在收入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同工不同酬。如果多拿一些,说不定还会跟来许多闲言碎语。
由此可见,集体的收割机之所以“藏在深闺”不肯出来,事出有因。要把这部分机子解放出来,单纯靠行政命令或一点点经济效益的引导难以奏效,必须对症下药,综合治理。从外部条件来说,一是消除沿途截机现象,使联合收割机能够出得去回得来,无被截之虞;二是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出现故障能够及时修复。从内部来讲,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集体的机子还会继续无动于衷。
有幸的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镇四村的3台联合收割机,在割完自己村的小麦后,终于走了出去,赴唐山地区作业。由于联合收割机实行承包,机手积极性很高。支书杨德福告诉我们,村里用联合收割机外出挣的钱,买了化肥,谁先交公粮就奖他一点。结果,以前靠干部催,现在都主动交,解决了交公粮的大难题,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下篇:联合收割机发展有没有过热
由于机械易地收割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民对购置联合收割机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某牌号的中型联合收割机的价格春节后至麦收前,平均每天涨价25元,从中可见热的程度。保有量增长也很快,河北省没有组织易地麦收前,直到1991年,联合收割机只发展了2618台。开展易地麦收后,三年发展到9648台,1995年又增长2400多台。于是,有人担心:联合收割机有利可图,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势必造成投资和生产力的浪费,有关部门应赶快研究个对策。
这种担心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是否应该对联合收割机的发展速度进行控制,以防止造成投资浪费;一个是当前联合收割机生产型号混乱,并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苗头。
只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我国的联合收割机总保有量:1994年不过区区6万多台,收获机械化水平也刚过10%,发展空间大得很,即使保有量占了全国1/6的河北省,今年的小麦联合收获面积也不过1035万亩,占适合联合收获面积的34.5%。据河北省农机部门预测,要使全省适合联合收获的面积全部用上联合收割机,共需5万台,即使每年通过易地麦收引进2万台外地机子,保有量也应达到3万台。在现在1.2万台的基础上,即使年均增长达到3000台,也要6年时间。联合收割机发展最快的省尚且如此,何况他乎?
再则,实现收获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我国从解放初到1990年,联合收割机仅发展了3.96万台,平均每年的增长量不足1000台。进入90年代,发展速度开始增快,4年发展了两万多台,可以说刚刚进入以较快速度发展的阶段。根据国外经验,已经实现收获机械化的国家,在基本实现收获机械化前,都有一个约20年的联合收割机高速增长期。如美国从1940年至1960年,联合收割机由20万台发展到100万台,年均增长4万台;欧洲在1955—1975年间,联合收割机由10万台增长到80万台,年均增长3.5万台;前苏联也是在1955—1975年,从40万台增至70万台,年均增长1.5万台。所以说,在目前对联合收割机的发展,需要的不是限制而是促进。
但是,也不能否认,第二个问题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卖方市场的引导下,联合收割机生产厂家增多,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厂家也纷纷“插足”。市场上联合收割机型号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差别很大。随便到一些地方转一转,就能发现,联合收割机数量虽然不多,但型号却很多,在零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上将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再加上一些联合收割机质量低劣,故障不断,修不胜修,也给联合收割机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对此,应该怎么办?河北省农机管理部门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未雨绸缪,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根据价格合适,农民能够买得起;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地块收割的要求;能够整机长距离转移,有利于农民“南征北战”搞易地麦收等3个条件,确定了引导农民重点发展自走式中型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思路,向农民推荐了几种优先发展的机型。为此,他们与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合作生产适用可靠的新疆—2型联合收割机。现在,河北省的新疆—2型机群迅速扩大,他们为农民选一个好机型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附图片)
今年麦收期间,河北藁城4户农民合伙购买了新疆—2型联合收割机,到河南辉县市农村易地麦收。图为收割完毕机手收款时的情景。
本报记者 潘承凡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