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上海私营企业现状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4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上海私营企业现状扫描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私营企业在上海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80年代末,私营企业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尤其是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目标确定以来,国内外私人资本纷纷看好上海这个市场,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拓展劳务市场、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区域分布
据调查,上海私营企业注册地绝大多数集中在市郊6县3区和浦东新区。市郊私营企业注册户数与市区的比例:1991年为90∶10,1992年为92∶8,1993年为84∶16。为了使私营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1992年青浦县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投资招商区——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政策优惠,尤其在减免税收方面,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相对市区来说,投资者更愿意到开发区落户。私营企业开办的经济活动及税收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较大规模的开发区招商户数达到2000多家,如青浦的“宫民”、“新城”开发区,嘉定的“希望”开发区等,较小规模的开发区招商户数也有几十家至上百家。
发展态势
1989年,上海私营企业仅1017户,注册资金5083万元。至1994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发展到17214户,注册资金73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近16倍和144倍。今年一季度,显示出更强劲的上升势头:注册户数达到21398户,注册资金达到98亿元。户数、注册资金、从业人员分别比1994年底增长了24%、33%和15%。企业规模逐渐跳出“小本经营”模式,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有9000多家,在100万元以上的有近2600家,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从业人员从1989年的1.6万人上升到20.8万人,增长了近13倍。从一季度的增长势头来看,今年将是私营企业迅猛发展的一年。
产业结构
近几年,私营企业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产值的增长幅度。截至1995年3月底,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1991年的87.4%下降到47%,而以金融、商业、科技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91年的12.6%上升到53%。总产值1991年为2.7亿元,1994年为20.2亿元,3年来增长了6倍。销售额1991年为6039万元,1994年为28亿元,3年中增长了45倍。
私营业主的构成
随着私营经济地位的确立,投资者队伍迅速扩大,从原来的农民、待业人员、辞退人员到机关干部、科技工作者、离退休人员等。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私营业主共有39799人,其中原为个体工商户者有1276人,占总数的3.2%;待业人员4217人,占10.6%;辞退人员2363人,占2.6%;离退休人员2598人,占6.5%;科技工作人员1363人,占3.4%。私营业主的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206人,占总数的5.5%。
从总体上看,私营企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健康、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税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私营开发区存在泡沫经济现象等等,亟待引起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