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生的伟大”与“死的光荣”——银幕英雄形象纵横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2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生的伟大”与“死的光荣”
——银幕英雄形象纵横谈
李西岳
首先,我要说,一个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的民族是可悲的,那么,我还要说,已经有90年历史的中国电影,如果不突现民族英雄形象,如果不讴歌英雄主义,同样是可悲的。
客观地说,在中国的银幕上,描写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影片也不乏其例:《董存瑞》中的董存瑞;《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雷锋》中的雷锋;《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靳开来;《炮兵少校》中的楚宁……这些英雄形象集中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有着强烈执著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成为几代人心中崇敬的楷模。概括地说,这些英雄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死的光荣”。如王成紧握爆破筒,高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激昂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英勇献身。楚宁大喝一声:“快闪开,我来啦!”大鹏展翅般地推开战友扑向炸弹……这些影片,编导不仅在英雄死的“壮”上大泼笔墨,也在死后“悲”上积极渲染。王成壮烈后,青松挺立,群山肃穆,雷霆万钧;楚宁光荣后,将士列队,悲歌四起,恸声如潮。可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哉壮哉!
面对悲壮,我又生发出另一种思考,难道英雄只有“死的光荣”,而没有“生的伟大”?雷锋一生为人民做好事,却偶然死于一根电线杆的倒下;蒋筑英对科研事业呕心沥血一辈子,却死于疾病猝发;梁三喜死前不是高呼“万岁”,而是留下一堆“欠帐单”;靳开来活着是一个“牢骚大王”,死因却是为战友“偷甘蔗”踩响了地雷……他们活得平凡而伟大,死得却不悲不壮,死亡的价值和意义也未必“光荣”。那么,他们算不算英雄,算不算英雄主义?的确,自我牺牲精神是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是英雄人物走向“光荣”的顶点。但我认为,死亡并不是英雄最辉煌的标记,更不是英雄的全部内容和真正涵义,因此,写英雄“生的伟大”比写“死的光荣”更难,更有其价值和意义。
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悖的,因为英雄也是群众。这就是说,英雄首先是普通人,有自身的生命过程和人生轨迹,有其性格特征、信仰嗜好、人生际遇和情感经历,但英雄毕竟是英雄,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目标,所以,才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英雄的使命。董存瑞刚入伍时动机并不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是“走南闯北,东游西转——又光荣,又体面”,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从小就有英雄的遗传基因,也不是每个动机都充满了英雄主义。他发现别人的子弹袋比自己的鼓囊,就找连长发倔:“为什么一样的八路两样的待遇?”这些描写使观众看到了英雄的成长过程,也为他将来完成英雄业绩作了铺垫。楚宁为自己的职务上不去也曾感到自卑,甚至发牢骚,尽管搞科研那么忙,但还是很食人间烟火地带老婆孩子逛公园,清早归队前轻轻吻儿子的脚……英雄的感情不仅丰富细腻,有着英雄品格和美好人性的完美统一,同时也是善于释放和表达的。这些对英雄生命过程的交待并没有使观众把他们误认为不是英雄,相反,他们大悲大壮的牺牲,却带给观众一种悲天悯人的痛惜。
我想,正因为英雄伟大,他们的生命才比常人更可贵,人们既需要英雄精神与魂灵的鼓舞,更需要英雄生命和行为的延续,让更多的英雄活下来,创造更多更辉煌的英雄业绩,用活的楷模鞭策来者,激励后人,使更多的凡人变得伟大,使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达到新的高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