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阅读
  • 0回复

六千颗心的支撑——“读者之友”版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汇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9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六千颗心的支撑
 ——“读者之友”版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汇报
11月24日,本版刊出读者调查问卷,向广大读者发出了“请您参与办报”的邀请。截至12月24日,共收到全国各地读者寄回的6009份答卷,很多读者还附上热情洋溢的来信,对本版一年的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拆阅一份份答卷,拜读一封封来信,我们分明感受到一颗颗心的跳动,一双双手的支撑。
限于人力,我们无法对所有问卷一一进行分析。根据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数量,我们随机抽取了千余份问卷做了计算机统计。现将调查结果向读者朋友们概略汇报如下。
    读者结构
1.性别:男性82.8%,女性17.2%。
2.文化程度(见下图):
3.年龄:25岁以下33.2%,26—35岁23.1%,36—45岁16%,46—55岁14.9%,55岁以上12.1%。
4.职业(按比例高低依次排列):国有企业职工、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教科文卫体工作人员、军人武警、工商税务金融系统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其他企业职工、学生、新闻出版行业人员、公检法系统工作人员、其他、农民。
    阅读频率与习惯
91.6%的读者经常阅读“读者之友”版,极少数的读者只是偶尔阅读。42.6%的读者是从“读者之友”创办时起就开始阅读,49.5%的读者中间觉得好才开始阅读,极少数人经别人推荐后开始阅读。在阅读本版时,50%的读者是“先看标题,如果对内容感兴趣就往下看”,22%的读者是“挑选自己喜欢的栏目看”,21%的读者是“整版文章从头到尾仔细看”,5.4%的读者“没有固定的阅读习惯”。
  读者的评价
在综合比较本报的各个版面后,认为“读者之友”版办得很好的读者40.7%,认为办得较好的55.6%,认为办得一般的3.1%,认为办得较差的0.3%,认为办得差的为0。
读者对本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本版具有如下特点(见下图):
也有一些读者认为本版存在着如下不足(见下图):
  栏目排行
本版创刊一年来,陆续开设了13个栏目。从调查结果看,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依次是:普通人的故事(43.3%)、实话实说(36%)、人生一得(33.3%)、事中有法(25.7%)、世相百态(25.4%)、家庭医疗急救(21.5%)、朋友信箱(20.1%)、生活话题(14.7%)、读者评报(10.2%)、朋友帮朋友(10%)、一问一答(9%)、读者点题(8.9%)、编读往来(8.6%)。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把“读者之友”办得更好,不少读者认为有些栏目需要充实和提高。读者认为最需要充实的栏目依次是:生活话题、读者评报、事中有法、编读往来、实话实说。
  读者希望增加的内容
在新的一年里,读者希望本版增加的内容依次为:与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68.3%)、知识性的内容(57.7%)、服务性的内容(43.1%)、指导性的内容(39.8%)、趣味性的内容(39.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