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展现中国女子的风采——记“爱乐女”交响乐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1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展现中国女子的风采
——记“爱乐女”交响乐团
本报记者赖仁琼
在’95妇女论坛开幕式上,在世妇会中国政府欢迎仪式上,一曲《欢乐颂》令“爱乐女”交响乐团受到众人注目。她们精湛的技艺不仅博得与会者的赞叹,也引起不少人的好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女子交响乐团是何时成立的?
担任女子交响乐团指挥的,是我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早在一年前,她就考虑中国的女音乐家应为第四次世妇会做点什么。郑小瑛从组建“爱乐女”室内乐团的经历,萌生了成立女子交响乐团的念头。于是,郑小瑛与司徒志文等几个志同道合者开始了筹备工作。
近些年,我国几乎没有女子报考音乐学院学习管乐,要寻找演奏圆号、小号等管乐的女子相当困难,郑小瑛便把目光投向北京的一些中学生管乐队。圆号手牟芳菲、小号手孙超、长号手袁媛等20多名女学生就这样被选进了交响乐团的铜管培训班。
这个乐团很独特,不仅年龄参差不齐,而且全为志愿者。她们中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已年逾花甲。除了从北京的艺术团体、学校挑选人员,乐团还从武汉、成都以及台湾邀请了双簧管、圆号、小号演奏员。
“乐团第一次奏响时,我激动得掉泪了。”郑小瑛说,“7月23日下午2点55分,是全体爱乐女难忘的时刻。”
“这两天的音乐会更有特点。”郑小瑛说。“爱乐女”9月9日在北京音乐厅为来自五大洲的姐妹们演奏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女作曲家的优秀交响乐作品,其中有肖淑娴的交响组曲《怀念祖国》,刘庄的交响音画《梅花三弄》,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以及晓藕为世妇会创作的《女性风采进行曲》,她们的演奏赢得了如潮的掌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