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石头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10
第3版()
专栏:

“石头旅行”
丁三
“石头旅行”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某山的山路上,天天有成队工人用手推车运石头。山路不比平地,一辆手推车得有两个人或更多人照顾;人人汗如雨下。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有的向山上推,有的向山下推,好像工人们故意在山上推石头玩,推上去又推下来,推下来又推上去似的。实际上当然不是这么一回事。原来东山上有个机关在造房子,到西山采石,石头从西山上运到山下,再从西山下运到东山上。恰巧西山下有两个机关也在造房子,到东山上采石,向西山下运。所以一队上山,一队下山,形成“石头旅行”的奇景,而车上的石头几乎都是一样的。问工人是怎么一回事,回答是:“谁知道呢?各人只管推各人的石头。”
这是一幅有力的讽刺画。
这幅画的主题是那样明白易懂,我想用不着用什么“主义”来加以说明了。要说明的是:它所讽刺的对象,不仅是某山山路上的“奇景”,而且是存在于某些部门、某些单位的“各管各”的思想作风。上下不通气,彼此不往来,你扫你门前的雪,我管我瓦上的霜。至于这“雪”和“霜”的关系如何,“扫雪”工作和“管霜”工作应如何配合、互助、交流经验,那是麻烦事,少管为妙。结果怎样呢?结果是:“石头旅行”!
“石头旅行”是劳动力的浪费。劳动力的组织者的责任感在哪里?
我们生活在新的时代,干着新的工作。昨天的“一揽子”作法当然是不适用了,但那样“各管各”的作法,难道是今天应该采用的新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在统一领导下合理分工,在分工基础上亲密合作。
这是生动的科学,也是生动的艺术。要掌握这种科学和艺术,当然是不容易的;但不逐渐学会这种科学和艺术,我们又怎能逐步过渡到明天?关键在于学习。“石头旅行”也是一份学习的材料。那么,我的这篇短文,就算是学习这份材料的心得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