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深深的怀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0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深深的怀念
新华社记者石扬严文斌李海堂
9月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逝世19周年。在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前,等待瞻仰毛泽东遗容的人群中,加入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妇女。这些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95非政府组织论坛的各国妇女们,一大早就自发地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
据纪念堂一位管理人员介绍,今天来瞻仰的人显然比平时增加了许多,特别是外宾,要比平时高出好几倍。据他估计,今天来瞻仰的人数有两万多人。
三位来自北欧的世妇会与会者,恭恭敬敬地把一束鲜花献在了毛泽东汉白玉雕像前。一位名叫苏珊的女士说,毛泽东的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使她十分敬佩。
孟加拉国参加世妇会和妇女论坛的100多人集体来到了纪念堂。侯赛因·齐亚说,“早就听说过毛泽东在中国所建立的功绩,也读过不少关于他的书,今天特意来这里看看。”
来自瑞士的安·克莉斯汀来北京之前就合计着带她11岁的女儿露易斯来毛主席纪念堂看看。今日早上七点半母女俩就从怀柔出发,乘出租车径直赶到毛主席纪念堂。“我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毛泽东的故事,长大了又读了一些关于毛的书,毛确实是个伟人”。露易斯说。
12位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姐妹们一起来到了纪念堂。她们瞻仰后在纪念堂后门合影留念。其中一位叫奥琳里奇的女士对记者说,“毛泽东是历史上、世界上少有的伟人,我们十分敬仰他,来纪念堂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瞻仰者中还有来自美国、英国、乌干达、泰国、印度、墨西哥等国的妇女。来自挪威的沃尔德·彼特说,她曾读过毛主席的文章。她说,参观纪念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还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女儿李讷及儿媳邵华、女婿王景清和孙子毛新宇等,早晨八点多就来到了纪念堂,他们敬献的花篮摆放在毛泽东的座像前。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今天也送来了花篮。
中午十一点半,是纪念堂闭馆的时间。记者看到,仍有不少晚到的外国妇女聚在纪念堂门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