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在生活的土地上开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9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在生活的土地上开镰
王兴东
农民谈起丰收来,一句话:庄稼行里不用问,除了人工就是粪。
去年,中国电影农村题材影片拍了12部,获得大丰收,我认为除了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外,就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底肥,厚重的生活积累给予这批农村影片出土的全部养料。前辈艺术家用自己的心血在上亿尺的胶片上留给我们四个字:深入生活。
这四个字旧了,生活却是常新的。只有深入到日新月异的农村生活才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农民的心声,农民群众的热门话题则是我们作家创作的最好主题,农民大众关心的焦点必然是我们深入生活的着眼点。
搞《留村察看》选题在干群关系上,我们强烈感受到农民们对反腐败有着一种极度的热情,他们认为天灾人祸中,腐败是灾害中的灾害,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农户家里,谈起干部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干群关系疏远了,他说:“人生了,狗熟了,连狗都不咬他们了。”
一位农民对我们说:“现在是干部有病,让群众吃药,《焦裕禄》电影让我们看,其实干部更应该好好看看,学学人家焦书记,现在焦书记少了,你们要写一部给干部看的电影才对劲儿!”
我和王浙滨把深入生活的吸管插入长白山区的扶贫县,从县到乡,从村到屯,走访了一个哑巴村,由于山区水质严重缺碘,孕妇长年饮用此水造成胎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有的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聋哑,这种克汀氏病与地甲病一样,危害山区人民的健康,不下来不知道,看到哑巴村的生活,我们心里有一种要为之代言的情感在涌动。
生活给了我们鲜活的人物形象,生活给了我们故事内容,生活最大的馈赠是我们对农民的感情。《留村察看》所描写的县长简正就是因妻子受贿被捕,自己被撤职察看,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选择了下乡扶贫,重新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改造了一个官僚,再塑了一位公仆。这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有关一个县长的故事。
深入生活是电影编剧永远毕不了业的一门学问,这是一切从事现实题材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生活蕴藏着比我们戏剧中反映出的情节和故事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没有去选择。九亿农民在广阔的天地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事迹,播下多采多姿的故事情节,我们的任务只是去用文化的镰刀,收获由他们用血泪种植的情感。
为了创作《孔繁森》剧本,在电影里再现这位中国农民的好儿子,只凭事迹材料和电视录像资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去西藏,去养他育他的鲁西大地的小村庄五里墩。在那里见到孔繁森94岁的老母和他的所有亲人,我们看见孔繁森推老母上街的地排车,也亲手推动车轮,感受和寻找繁森同志心中的希冀。在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物里,1000多条哈达引起我们造型思维的灵感,听他儿子孔杰讲述赴西藏收拾父亲遗物的心灵旅程……给了我们结构剧本的一把钥匙。
平时积累,用时补缺。这是我深入生活的方法,积累就是上底肥,补缺好比追化肥。当创作中感到人物性格模糊,事件真实依据不足,就要直接对准生活目标做专门采访,直到城府在胸,情感洋溢才能开始写作。
深入工农兵生活这个口号喊出半个世纪了,今天的电影已经全面推向市场,还要不要提倡深入生活?我认为在市场上第一轮的竞争就是比谁占有了生活,甚至就是深入生活的深度和较量,谁占有了生活谁就能征服观众。
对准生活是要下笨功夫的,比起从外国的录像带里引进情节,对准报刊资料拼凑故事是笨得多。但是,如果从源于生活收获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和独特的细节来评估,深入生活又是巧功。在“下乡”远没有“下海”时髦的今天,只有热爱农村题材创作的艺术家,才会去了解农民,熟悉农民,研究农民,只要他们不折断插入生活大地上的吸管,创作源泉就永不枯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