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杭城呼唤公益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9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杭城呼唤公益心
本报记者袁亚平
首次拍卖公益广告
方框白底的图案,中心是绿色相叠的几何形,象征一株绿树,代表一片森林。
这是杭州市“公德与公益”活动的标志。
8月7日,这个标志高悬在国内首届公益广告拍卖会上。此次拍卖活动由杭州日报等三家新闻单位主办,杭州市拍卖行承拍,杭州市公证处公证,76家企业参拍。1000多平方米的拍卖现场座无虚席。
公益广告是把市民的公共道德标准以示范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广告。其表现手法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易为人接受。
文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城市,公益广告越多。在发达国家,公益广告要占企业广告发布的40%。堪称国际最高权威的坎城国际广告大奖,每年获得金奖的也都是公益广告。
在国内首届公益广告拍卖会上,4种媒体33件拍卖品中,有15件报纸平面广告,6则电视三维广告,8条电台广告,4块户外路牌广告。
第一号拍品:《爱护水源篇》。
广告画面:干枯的河床,龟裂的泥土,一滴晶莹的水。
广告语:请有空时,到运河边去看看,除了咸潮,每天不断破坏水源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长此以往,我们最后看见的一滴水将是——自己的泪。
主拍师一声“开始”,企业家手上的竞拍牌便紧紧追逐。“5万!”“6万!”“8万!”“10万!”
10多个回合之后,这幅起拍价仅5000元的广告,被16.8万元拍中!
夺得了第一号拍品,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很激动。作为生产饮品的企业,其产品与水紧密相关。
陈金义说:“我从报纸、电台、电视中得知,杭城饮用水源贴沙河被严重污染,心情很沉重。我们拍下《爱护水源篇》的公益广告,就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地爱护生命之水。”
《绿化篇》、《环保篇》、《磁卡电话篇》、《公共文明篇》、《爱我西湖》、《敬老篇》、《礼让篇》、《友爱篇》、《杭州人篇》……一件件拍品,一下下槌击,高潮迭起,群情振奋。
最后一件拍品:《打假篇》。
广告画面:一左一右,两个甚为相似的京剧脸谱:李逵和李鬼。
广告语:李鬼遇上李逵,自然束手就擒;可是遇上他人,便经常作威作福……如果长此以往,最终受损失的,不仅有李逵的名誉,更有老百姓的利益。
“起拍价5000元!”
主拍师话音刚落,六块竞拍牌同时举起,竞价十分激烈。
全场禁不住鼓掌助兴!
“21.8万元!”拍卖槌落下,这件拍品以这次拍卖会上的最高价成交。
拍中最后一件公益广告的浙江健士霸集团饮品公司经理陈华说:“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消费者深恶痛绝。因此,我们要呼吁公众提高打假意识。”
33件公益广告全部拍出,拍卖成交额达到157万元。除去广告制作费用,将全部用于杭州的公益事业。
“天堂”的缺憾
杭州人为何如此热心公益事业?事情得从头说起。
数月前,几位记者在西湖风景区,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实录了一个个令人心惊的画面:
电话亭伤痕累累。
磁卡电话显示屏被刮毛了,难以看清数码。
公用电话话筒、听筒只剩下空壳,受话器与送话器都被撬走。
仅半年多时间,杭城35只磁卡电话的手柄被砸坏,10只电源箱被撬坏,6块电源集成块遭损坏,12处电话箱钥匙孔被堵,还有几处整个电话箱被撬坏,电源线、电话线被剪断,电话亭玻璃被砸坏。全市磁卡电话受损率达20%,投币电话受损率达80%!
路灯明明灭灭。
六桥烟柳的苏堤上,不少路灯只剩下半只灯罩,有的灯罩、灯泡全毁了,只露出光秃秃的电缆线。
东河沿岸242只造型美观的弯管玻璃圆球灯罩,原来每晚与垂柳相映成趣。而今这道迷人的风景线全被敲碎,只得全部换上老式铝盘罩。
文物古迹也遭破坏。
月轮山历千年风雨的六和塔,每一层都有今人乱涂乱画的痕迹。最顶层的内层砖墙和外层护板上,刻满了名字和日期。塔后面的乾隆御碑更是惨遭刀斧,4米高的石碑遍体鳞伤。
杭州日报社、浙江文艺广播电台、西湖明珠电视台,联手在今年7月20日向杭州市民发出倡议:增强公德意识,维护公共利益。
争做文明人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李金明感到一个该把握的时机到了。他认为,为了唤起公民的公德意识,推进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开展一场深入人心的大讨论,需要德治、整治、法治三管齐下。
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一次“培养公德心,做个文明人”的大讨论。
“市场经济不仅应当是法制经济,而且应当是‘道德经济’,需要依靠代表‘社会公利’的市场经济公共道德,借助广大民众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协调人际关系和基本秩序。”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树国说。
“对那些有悖公德、有损公益的事,一些市民显得‘大度或漠然’,觉得那不过是‘小事’,不值得去管、去制止。久而久之,造成少数人胆子越来越大,公德意识越来越差,给社会带来的公害也就越来越多。”杭州市文明办主任马国超说。
“要提高全民素质,改善社会环境,我以为应采取‘德主刑辅’的措施,即道德与法律并举。而且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执法队伍,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样方有助于培养市民的公德心。”杭州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魏建新说。
杭州福华丝绸厂农民合同工李敏说:“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杭州,不管是打工,还是旅游,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和爱护这座美丽的城市。有的外来人员偷盗窨井盖,偷撬铜字招牌,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这使我感到痛心和愤怒。”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居民、干部、职工,端着脸盆,提着水桶,在沿西湖绿化带,在武林广场绿地,在门前路边的树木花草间,抗旱救绿。
杭州有古树876株,现已有67株死于建筑工地的废水侵蚀。为拯救古树,杭州南元百货大楼率先认养金衙庄古树5株,出资聘请专业人员来管理,兽王集团、华立集团等企业也纷纷认养古树,要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
“公德与公益”热线电话开通,报纸、电台、电视台刊发播映公益广告,市民文明用语手册、市民公德手册即将印发……杭州人的公德意识在讨论中升华。市民们表示,大家有了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社会风气会逐渐好转,杭城会更加美丽。(附图片)
题图:国内首届公益广告拍卖会上座无虚席。
上图:拍卖会拍出的第一件公益广告。金顺根 郑天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